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慢性泪囊炎患者优势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27  浏览次数:582次

      作者:刘先宁,兰雅娴,杨华,陶沙,杨晓钊,邵艳    作者单位:1(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2(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优势菌变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培养,39例为阳性,共分离出50株阳性菌。G+球菌27株(54%),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2株(44%),G杆菌为14株(28%)。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91%,左氧氟沙星66%,氧氟沙星60%。结论:G+球菌为引起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应重视老药新用及一线药物耐药性的变迁,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优势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Predominant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XianNing Liu, YaXian Lan, Hua Yang, Sha Tao, XiaoZhao Yang, Yan Shao1 Ey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02, Shaanxi Province,China; 2Laboratory Medicine,th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Xian 710002, Shaan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AIM:To analyze 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METHODS: Material of lacrimal secretion in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as sampled for bacterial cultur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Of the 40 cases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patients with lacrimal secretion culture, 39 cases were positive, a total of 50 strains positiv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There were 27 strains of G+ cocci (54%) with 22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44%) and Gbacilli 14 strains(28%).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ensitive to rifampin was 91%, levofloxacin 66% and ofloxacin 60%.CONCLUSION:G+ cocci is the main bacteria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including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s 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uses of old drugs, and changes in firstline drug resistance, combination with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for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KEYWORDS:  chronic dacryocystitis; predominant bacteria; antibiotic; drug sensitivity0引言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既往认为引起该病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是眼部一个感染病灶,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1],因此应高度重视其优势菌变化趋势及耐药情况。现将我所200806/200906 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细菌培养及优势菌药物敏感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患者4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18~79岁。病史数月~数年不等。标本均为泪囊分泌物标本。所有细菌培养标本均来自眼科门诊。由医生或经专门培训的护士取材送至眼科研究所进行增菌、分离培养。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协助进一步鉴别及药敏实验。

      1.2方法

      1.2.1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

      培养基:肉汤增菌管,血平板,MH血平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泪小点周围,轻轻按压泪囊区,用无菌棉拭子沾取分泌物置增菌管内送检。用已采集标本的棉拭子接种于血平板、同时将增菌管亦置于35℃培养箱进行24~48h培养。直接接种血平板或增菌后接种血平板有细菌菌落生长者,进行进一步鉴别及药敏实验。

      2结果

      对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培养,39例为阳性,阳性率98%。其中31例培养出一种菌,8例培养出两种菌,1例培养出3种菌。阳性菌株菌属分布:共分离出50株阳性菌。菌属分布为:G+菌为34株,其中G+球菌27株(54%),G+杆菌、球杆菌共计7株(14%),G杆菌为14株(28%),G球菌为2株(4%)。菌谱见表1 。表(略)皮葡萄表150株阳性菌菌谱及检出率

      球菌为我们所调查组导致慢性泪囊炎的优势菌,其次为假单孢菌属。在27株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为22株(占总检出菌的44%,占阳性菌的81%),其药物敏感率利福平91%,左氧氟沙星66%,氧氟沙星60%,氯霉素42%,阿奇霉素20%,磺胺21%,妥布霉素46%。

      3讨论

      培养结果显示,从慢性泪囊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优势菌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这与北京眼科研究所2004年发表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的是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我们为44%,他们当时为31.3%[2],提示近年来慢性泪囊炎患者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成上升趋势。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为,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4%,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0%,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为46%,北京眼科研究所2001/2004年统计在细菌性角膜炎中,葡萄球菌属对上述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1%, 30%, 31.1%[3],提示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率在逐年增加。考虑到老药新用的因素,我们选择利福平对分离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仅8%,建议临床可考虑应用。由于标本数量较少,我们仅对优势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率进行统计分析,以后随着标本量的增加,再统计其他菌的药物敏感率,意义可能会更大。      总之,由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反复发作,反复治疗,细菌耐药情况复杂,建议选择抗生素前,一定要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合理用药,及时调整抗生素,可考虑老药新用,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惠延年.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5

      2罗时运,孙旭光,王智群,等.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学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7):573

      3梁艳闯,王智群,李然,等.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眼科研究2007;25(4):308

     

    ↑上一篇: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在眼部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白内障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