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泪囊切开简易鼻泪管钻切刀的研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3-26  浏览次数:672次

      作者:马惠凤,李占峰    作者单位:301900)中国天津市蓟县医院眼科   【关键词】  泪囊切开 鼻泪管钻切刀 研制及应用

      0 引言

      下泪道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表现为溢泪,发展成泪囊炎则溢脓。治疗方法众多。我们参考文献[15],本着对原有泪道尽量疏通而非改道的原则,设计制造了简易鼻泪管钻切刀,在打开泪囊后,顺行钻切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处,并留置脑室引流管作支撑管2~3mo,以达到管道上皮覆盖,进而再通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患者18例18眼,男1例1眼,女17例17眼。年龄38~54(平均49)岁。病程3mo~20a。随访3~24(平均6)mo。鼻泪管钻切刀制作:直径3mm针头,长度60~70mm,尖端磨平。手术方法:(1)麻醉:下鼻道放置麻黄素、丁卡因棉片;20g/L利多卡因作滑车下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预定切口皮下少量浸润麻醉。(2)切开:距内眦角内、上各3mm向下顺皮纹弧形切开皮肤15mm,分离皮下组织和轮匝肌,暴露内眦韧带和其下的泪筋膜。于内眦韧带下方沿泪前嵴切开泪囊。(3)钻切:用鼻泪管钻刀钻切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处。(4)置管:用小号脑室引流管顺泪囊切口送入鼻泪管达下鼻道。取出下鼻道棉片,用斜视钩将脑室引流管引出鼻前孔。将脑室引流管尾端膨大留2mm剪除,并送入泪囊。(5)关闭切口:泪囊切口缝合两针。皮肤伤口缝合做深层缝合三针,浅层连续缝合。(6)冲洗泪道:见黏液血水从脑室引流管流出,管道通畅。向泪道内注入黏弹剂或红霉素眼膏。齐鼻前孔剪除多余的引流管,术毕。术后每日滴典必殊眼液、冲洗泪道1wk,此后冲洗泪道1~2次/wk,2~3mo拔除引流管,继续冲洗泪道,1~2次/wk。

      2 结果      效果评定标准:痊愈: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好转:偶有泪充盈,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无效:溢泪、溢脓如前。随访3~24(平均6)mo。痊愈:17眼(94%)。好转:1眼(6%)。无效:0眼。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下泪道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方法众多。常见的有:(1)单纯鼻泪管探通及顺行插管术,由于未能有效解除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远期效果不佳。(2)泪囊摘除术,给患者留下永久溢泪的痛苦。(3)泪囊鼻腔造孔术,手术复杂,难度大,患者痛苦多,而且面部留下瘢痕。(4)激光造孔术可避免上述不足,但激光造成的通道仍然较狭窄,易于再堵而复发,且仪器昂贵难以普及。(5)张宏文首创逆行鼻泪管钻切术,但它的缺点是手术操作过程,非直视下,钻刀有割断牵引线而滞留在骨性鼻泪管的危险。      本手术的优点在于:(1)保留泪道正常生理结构;(2)可重复操作或改行其他方法治疗;(3)操作容易,风险小;(4)材料来源广;(5)器械简单可自制;(6)费用低;(7)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泪囊鼻腔造孔术者;(8)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手术的缺点在于:(1)切开皮肤,面部遗留永久性瘢痕;(2)必须排除鼻部疾患。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五亘,刘银玲.一种改良的泪道插管穿线法.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19(6):403

      2 刘东光,方颂吉.鼻泪管逆行扩张及弓形硅胶管植入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1;9(6):360

      3 宋俊林,蒋静芬.鼻泪管逆行环钻刀的研制与应用.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6):630

      4 黄海平.改进的鼻泪管逆行置管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5):511

      5 张宏文,姚斌.逆行鼻泪管钻切置管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81

     

    ↑上一篇:利用注射器定位提高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的工作效率
    ↓下一篇:保留眼球的义眼配戴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