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83眼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594次

      作者:刘桂霞 唐海波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吉林省肿瘤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分析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眼底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6%~15%〔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西医主张口服维生素类药物等,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营养视网膜,最新还有主张对渗出性病变予激光治疗,及早施行激光光凝新生血管,以避免病情恶化。但激光光凝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激光稍一过量,可以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增生,且对附近的正常组织也产生损坏,视功能将受到更大的影响〔2〕。而中药治疗大多以补为主,中药单纯补益肝肾或气血双补,不能消除黄斑区淤滞。我科自2004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83眼(50例),收到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符合《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诊断》〔3〕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2例(83眼),其中男3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岁,病程20 d~8个月,平均58 d。单眼21例(21眼),双眼31例(62眼);干性型27例(45眼),湿性型25例(38眼),初诊时视力分布见表1。全部病例均经各种检查排除了有屈光不正及其他眼底疾病,而视力低于0.8者,同时均经眼底荧光造影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治疗

      血府逐瘀汤,桃仁12 g 、红花9 g、生地黄9 g、川芎5 g、赤芍6 g、牛膝9 g、桔梗5 g、当归9 g、柴胡 3 g、枳壳 6 g、甘草 3 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口服。干性型(萎缩型)佐以软坚散结,加生牡蛎15 g、昆布10 g、海藻10 g;湿性型(渗出型)佐以利水消肿,加车前15 g、泽泻10 g、猪苓12 g。3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2.2 西医治疗

      干性、湿性均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芦丁,均2粒/次,3次/d;同时肌注安妥碘注射液,0.4 g/次,1次/d,可连用3~6个月。湿性型治疗早期酌情可给予止血药及激素类药物口服,待病情稳定后渐减。

      1.3 疗效标准

      1.3.1 干性型

      好转:治疗2个疗程以上,视力提高2行以上或视力<0.05提高至0.05以上,眼底检查黄斑中心凹反射出现,玻璃状疣、色素沉着减少;无变化:治疗2个疗程以上视力无提高,眼底病变无变化者。恶化:治疗2个疗程以上视力下降或眼底病变加重者。

      1.3.2 湿性型

      好转:治疗2个疗程以上,视力提高2行以上或视力<0.05提高至0.05以上,眼底检查出血、渗出吸收,色素上皮脱离消失,瘢痕无增多,新生血管减少。无变化及恶化标准同干性型。

      1.4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前盲目21眼(25.3%),治疗后盲目3眼(3.6%)。治疗后干性型12眼脱盲,2眼仍为盲目,湿性型6眼脱盲,1眼仍为盲目。干性型45眼中,好转28眼,无变化15眼,恶化2眼;湿性型38眼中好转26眼,无变化10眼,恶化2眼,总好转率达65%。 表1 治疗前后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略)

      2 讨 论

      AMD的病因尚未确定,所以至今尚无有效和根本性的防治措施。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治疗前盲目21眼(25.3%),治疗后盲目3眼(3.6%),好转率达 65 %。可见中西药联合治疗AMD对延缓或减少盲目发展乃至治愈该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西药治疗中维生素C、E是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反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加视网膜对自由基的防护作用,限制视网膜细胞因太阳辐射致光动力学的损伤程度; 曲克芦丁有利于视网膜的新陈代谢,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增加视网膜对缺氧的耐受性;安妥碘促进眼底混浊物的吸收,治疗初期的止血药、激素类药物等有利于止血、渗出和玻璃膜疣的吸收,减少纤维瘢组织的形成,从而达到改善视网膜功能的作用。 而中药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是以活血化淤见长的有效方剂,黄斑病的后期实质是以痰湿、肝郁、血瘀为主的表现。应该着重活血祛瘀,行气通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形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生血管膜伴随黄斑变性的始终〔4〕,而血府逐瘀汤的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均是以活血化瘀为见长的药物,再配牛膝通利血脉以助祛瘀,并引血下行,又配以柴胡、桔梗、枳壳等解郁行气的药物,不仅能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所以治疗黄斑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膜及玻璃膜疣效果更好,干性者加入之生牡蛎等以软坚散结,减轻黄斑区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及囊样变性,湿性者加车前等以利水消肿,防止黄斑区浆液性或出血性盘状脱离。

      【参考文献】

      1 郑曰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J〕.临床眼科杂志,1999;6(6):56.

      2 杨秀梅.老年性黄斑病变危险因素14年随访研究〔J〕.世界核心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5;11(4):87.

      3 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诊断标准〔J〕.眼底病,1987;3(3):封3.

      4 陈 辉.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3;9(3):183.

    ↑上一篇: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贫困地区扶贫脱盲复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老年垂体瘤术后视功能改变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