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760例角膜异物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09  浏览次数:539次

      作者:宁静,明星辰

      【关键词】 角膜;异物;眼外伤

      随着中国城镇工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机械性外伤造成的眼角膜异物的患者也逐年增加。为了使该类患者引起重视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将我院眼科门诊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760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760例角膜异物患者,男,684例,女,76例,男女之比9∶1。年龄最小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16~50岁674例,占88.68%。患者职业:工人及民工608例(80%),农民114例(15%),学生21例(2.76%),其它17例(2.24%)。单眼异物742例(97.63%),其中右眼342例(46.09%),左眼400例(53.91%);双眼异物18例(2.37%)。就诊时间为伤后10 min~12 d,平均2 d。672例(88.42%)患者能够准确描述异物进入眼内的经过及大概时间,88例(11.58%)患者没能察觉到有异物进入眼内。715例(94.08%)主要症状是眼部不同程度的异物感;38例(5.00%)因眼睛充血就诊;3例爆炸伤和4例毛栗刺伤的患者,除有具体的受伤时间和经过外,还有伤眼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睁眼困难、视力下降及精神紧张。

      1.1.2  角膜异物情况:角膜异物数目: 742例单眼角膜异物中712例(95.96%)为单个异物,30例(4.04%)为多个异物;18例双眼角膜异物患者中15例(83.33%)双眼各有1个异物,3例(16.67%)爆炸伤患者双眼为多个异物;双眼异物患者多个异物发生率较单眼异物患者多个异物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42,P<0.05) 。角膜异物的性质:角膜异物种类繁多,以金属类为最多(铁、铜、铝),尤其以铁质异物为首;此外还有沙尘粒、木屑、玻璃、植物、煤渣、塑料、漆料、昆虫及其它等。见表1。

      表1  760例角膜异物性质分类(略)

      异物的分布:从方位分布,如按顺时针记录角膜的方位,异物大多数位于睑裂的7~9点和3~5点间,左右眼基本相同,鼻颞两侧没有明显差异;从区域分布,如将角膜分为3个同心圆环区(A、B、C区),角膜中央半径2 mm内为C区,2~4 mm间为B区,4~6 mm间为A区,(按角膜半径为6 mm计算)[1]。异物位于角膜中央区域(C区)者114例(15.00%),位于角膜中间区域(B区)者354例(46.58%),异物位于周边区域(A区)者292例(38.42%)。异物的深浅:按异物嵌入角膜的深度分为Ⅰ、Ⅱ、Ⅲ级。角膜上1/3为浅层(Ⅰ级),1/3-2/3之间为中层(Ⅱ级),2/3以上未穿透角膜为深层(Ⅲ级);其中576例位于角膜浅层,占75.79%,152例位于角膜中层占20.00%;32例位于角膜深层占4.21%,尤以爆炸伤和毛栗刺伤多见。部分患者有多个异物在角膜的位置深浅不一。

      1.2  方法详细询问病史,通过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对角膜异物的数目、部位、深浅和性质进行确定。采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患眼,在裂隙灯下使用磁性异物铲剔出浅表异物,对金属性异物在损伤部位出现锈斑者尽量将锈斑刮除,术后给患者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并涂入红霉素眼膏包贴。对爆炸伤及冲击伤的患者进行眼内检查及影象学检查,以排除眼内及眶内异物。对多个异物、深层异物及锈斑较深的患者分次逐步剔除,避免一次性强行剔出。

      2  结果

      760例角膜异物患者中,576例异物位于角膜浅层者均未发生角膜感染、瘢痕及视力下降,预后良好;152例异物位于角膜中层的患者中112例(73.68%)预后良好,40例铁质异物患者,因就诊时间超过24 h,异物周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并出现了锈斑,刮出锈斑角膜创面虽愈合,却遗留下薄翳或斑翳;32例(4.21%)异物位于角膜深层的患者,大多数角膜留下斑翳,有2例因斑翳位于角膜中央瞳孔区域造成视力下降;3例爆炸伤患者预后均不理想,因异物为多个,深浅不一,散在于角膜各区域,遗留下的斑翳及白斑位于角膜光学区域,致使双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60例中没有1例出现角膜穿孔及绿脓杆菌感染。

      3  讨论

      眼睛是直接暴露于身体外面的器官,且组织结构精细而娇嫩,角膜是眼球最前的突出部分,经常暴露于外,因而颇易遭受外伤的损害,特别是机械性的眼外伤更为多见[2]。在机械性眼外伤中角膜异物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眼表外伤症之一,占眼外伤门诊人次的56.9%[3],尤其是我院处在大型化工企业之中,周边有较多的个体机械金属加工厂,每天门急诊中都有角膜异物的就诊患者,占门诊人次的10.15%。及时就诊和有效的治疗是决定角膜异物患者预后的关键,可使损伤的角膜早期愈合,降低并发症,恢复视功能。角膜异物多发于青壮年的男性,本组男∶女=9∶1,年龄高峰为18~30岁,大多数因劳动作业技术不熟,操作不规范,劳动防护观念薄弱等因素造成金属碎屑、木屑、胶水等细小异物直接飞溅入角膜,特别是现代机械加工的碎屑飞行速度极快,具有一定的理化性极易粘附或嵌入角膜[3]。详细询问病史及常规的裂隙灯检查是及时准确的发现角膜异物的保证,特别是一些透明的细小异物,如玻璃、胶、砂尘等,由于这些异物肉眼不易看清,如不进行裂隙灯仔细检查易造成漏诊。角膜破损的伤口很易受到异物本身及附于其上的细菌侵害,造成伤口感染,而术中使用的表面麻醉药物,异物剔出铲等均有可能形成医源性感染,角膜伤口感染可以导致角膜穿孔,眼内炎等严重的后果。故严格的无菌操作、表面麻醉药物的专用定期消毒显得尤为重要,术后预防感染必不可少。尽快就诊是角膜异物预后良好的保证,因为角膜异物不仅对角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而且其嵌顿的异物,尤其是金属类的异物能够与其周围的角膜组织形成锈斑和浸润坏死区。金属异物如铁屑在角膜上停留超过6 h,即可形成锈斑[4-5]。本文观察的541例角膜金属异物患者在伤后12 h以外就诊的40例可见明显的铁锈。铁质异物最佳取出时间为伤后30 min,此时铁锈还未扩散到角膜组织中,如果等到铁锈斑形成,甚至有坏死组织出现时再就诊,预后就不会理想。因为在剔出异物的同时还必须把锈斑及坏死组织一并剔出,这样就会损伤异物周围较大范围的角膜组织,从而延长伤口的愈合时间,增加伤口的感染机会,易形成薄翳或斑翳。从角膜异物的易伤地点、易伤人群及异物性质的分析中可见,角膜异物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以预防为主,加强操作工人眼部保护意识,工作时必须配戴防护眼镜,如发生角膜异物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得以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  角膜;异物;眼外伤

      [参考文献]

      [1] 温举川.角膜异物标记法的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67.

      [2] 刘英奇,赵  亮.现代眼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27-829.

      [3] 龚建华.角膜异物4466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5):96-97.

      [4] 林盛金.角膜异物2576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7):493.

      [5] 夏  群,李明顺,吴  勇.角膜异物临床分析[J].伤残医学杂志,2003,11(2):1-3.

      (十堰市红十字医院眼科,湖北 十堰  442053;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信息统计科,湖北 十堰  442000)

    ↑上一篇: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