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黑种人眼外肌麻痹40例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25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李长春,蔡洪涛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 吴忠

      【摘要】目的总结非洲黑种人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方法 对40例非洲黑种人眼外肌麻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黑种人眼外肌麻痹最常见的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脑干(腔隙性)梗死,与中国基本相同。结论 在非洲缺乏尖端检查设备的特殊条件下,掌握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影像学检查

      我们于199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援贝宁期间诊治以眼外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黑种人患者40例,现将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黑种人资料来自贝宁纳迪丹古地区医院,主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0岁。身体基本健康者3例,有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病史12例,脑卒中病史12例,颅内肿瘤2例,脑血管瘤2例。单眼受累36例,双眼受累4例;动眼神经麻痹24例,外展神经麻痹10例,内侧纵束受累4例,滑车神经麻痹1例,肌源性麻痹1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中有12例脑卒中和2例脑肿瘤患者出现眼球活动障碍、复视、眼睑下垂等眼外肌麻痹症状,并伴有头痛、头晕、眼周疼痛、发热、视力减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2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斜视、复视、头痛、恶心等症状,2例患者仅有劳累性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

      1.3 影像学检查:12例进行头颅CT检查,2例进行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2例行脑血管造影。

      1.4 实验室检查:26例常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血常规、血脂、血流变、血液生化等检查。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病种:脑干腔隙性梗死12例。其中单侧动眼神经受损6例,表现为眼外肌不全麻痹;单侧外展神经受损2例;内侧纵束受损4例,表现为“一个半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11例,其中单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单侧滑车神经麻痹2例、单侧外展神经麻痹4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0例,其中单侧动眼神经麻痹8例、双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单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2例脑干肿瘤表现为病变侧动眼、滑车神经麻痹,并有眼睑下垂与眼球集合的瘫痪。2例脑动脉瘤出现单侧动眼神经麻痹。非特异性神经炎1例,为单侧外展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2例,表现为双眼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

      2.2 年龄和病程:按本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青年组(20-40岁)仅2例,老年组(55-85岁)共38例;病程以12例脑干腔隙性梗死、2例颅内肿瘤和2例脑血管瘤为最长(12-20个月),1例非特异性神经炎病程最短(40d),其它23例患者病程5-10个月不等。

      2.3 影像学表现:12例脑干腔梗患者头颅CT显示比较明显的低密度缺血区,其病灶部位和临床定位诊断相符。2例脑干肿瘤患者经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显示丘脑部位半球形、团块庄不规则致密阴影,边界不清。2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分支出现囊状、带蒂高密度阴影。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支配眼外肌运动的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的神经核及其神经纤维受临近组织病变或自身病变的影响,造成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从而引起眼外肌活动障碍。

      3.2 本组疾病的发病原因

      3.2.1 脑干(腔隙性)梗死: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干腔隙性梗死,其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定位诊断相符。动眼神经核与同向走行的内侧纵束均位于脑干内,这些结构均由深穿支动脉供血,该部位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部位之一[1]。以上部位的梗死可导致核性或核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核因在中脑的位置较大、各亚核分布相对弥散,腔隙性梗死可以仅影响某个亚核而引起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

      3.2.2 高血压、糖尿病:本组病例中的高血压、糖尿病均为确诊病例。长期高血压可致小血管硬化、弹力下降并发生微梗死,累及眼球运动神经的脑内段或核团,出现眼肌麻痹。糖尿病因其血糖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损害血管,进而引起神经纤维病变[2]。临床上,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3]。

      3.2.3 颅内占位:外展神经在脑底部行程较长,当颅内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时较易受损出现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动眼神经在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与后交通动脉并行如受动脉瘤的压迫即出现神经麻痹。动脉瘤多见于中青年[4]。

      3.2.4 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肌病,是以神经肌肉间兴奋穿递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约90%病例眼外肌受累,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

      3.2.5 炎症:各种特异性感染累及眼球运动神经时均可出现眼肌麻痹,主要与病毒感染后免疫介质的神经脱髓鞘有关。

      【参考文献】

      [1] 李莉.脑干腔隙性梗死24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1(22):46-47.

      [2] 蒋伟强,葛静,曲东健,等.代谢病与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分册,2005,13(11):877-878.

      [3] 林呈飞,韦正,李波,等.3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6(6):468-469.

      [4] 李明林.颅内血管瘤治疗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1(16):53-54.

    ↑上一篇: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12例临床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