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激素诱发青光眼或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7  浏览次数:1305次

      作者:唐建明,陆豪,杨蕾  作者单位:中国上海市宝山区中心医院眼科;(200437)中国上海市,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眼科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对31例(60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9~35(平均21.2±12.3)岁。双眼29例,单眼2例。均为局部使用。平均用药时间最短2wk,最长27mo。所有患者均因结膜炎以及其他外眼疾病,均具有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的临床表现。结论:该病好发于青少年,滥用药物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青光眼,高眼压

      Clinical analy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glaucoma or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JianMing Tang,Hao Lu,Lei Yang,NaiChuan W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Shanghai Baoshan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1900,China;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Shanghai Peace Eye Hospital, Shang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glaucoma or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 METHODS: Retrospectively,31 cases (60 eyes) with glucocorticoidinduced glaucoma or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 RESULTS: Among 31 cases, male 19 cases, female 12 cases; Age 9-35 years old, average 21.2±12.3 years old. 29 cases of binocular, 2 cases monocular. All are topical. The shortest average useage time is two weeks, the longest is 2 years and 3 months. All patients have openangle glaucoma or ocular hypertens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cause conjunctivitis and other diseases.

       CONCLUSION:Glucocorticoidinduced glaucoma and/ or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s usually found in young people. Drug abuse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isease.

       KEYWORDS: glucocorticoid; glaucoma;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0引言

      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及局部用药均可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或称激素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在临床上已有不少报道,不少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的掩盖,或无症状的高眼压等多种原因,导致未及时的诊断和妥善处理,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我们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31例病例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401/200803诊断明确的31例(60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9~35(平均15.2±12.3)岁。双眼29例,单眼2例。

      1.2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因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1例(2眼),过敏性结膜炎1例(2眼),慢性卡他性结膜炎17例(33眼),睑缘炎1例(2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例(1眼),LASIK术后2例(4眼),后巩膜加固术后8例(16眼)。

      1.3糖皮质激素使用方式及时间 所有患者均为局部连续用药,每天点眼3~4次,用药时间均在2wk以上,最长时间27mo。局部使用的滴眼液为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其与抗生素混合制成的滴眼液。

      1.4眼压与房角的改变 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所有31例患者的眼压均升高,就诊时眼压多在3.60~7.47kPa(27~56mmHg),所有患者的房角开放,均无青光眼家族史。由于发病隐匿,眼压升高导致的眼部不适往往不明显,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大多患者只是在门诊偶尔测眼压时发现眼压明显高于正常,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眼底及视野的检查,部分行电生理的检查。

      1.5对视功能的影响 本组患者3例6眼矫正视力低于0.3,占10.3%;6例12眼(20.7%)眼底凹陷扩大(C/D≥0.6),3例6眼(10.3%)呈管状视野,14眼(24.1%)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本组有6例12眼(20.7%)合并有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3例6眼(10.3%)眼电生理检查PVEP100波潜伏期正常,振幅下降。

      2结果

      本组有6例11眼(18.3%)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恢复正常范围,23例45眼(75.0%)经降眼压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2例4眼(6.7%)经降压治疗眼压仍无法控制,经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其中1例(1眼)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3讨论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多种作用,在许多眼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由此也造成了滥用,其中不仅仅包括了全科医生以及患者自行购药造成的,也包括专业的眼科医生,并由此引发了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发生,部分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1950年Mclean等首先报告了ACTH和可的松能导致眼内压升高。1954年Francois报告首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局部持续滴用可的松3a,双眼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提出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名称,自此以后,国内外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病因、发病机制、诊治与预防等,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异常敏感的房水流出通道阻力增加导致。目前有3种学说:(1)粘多糖学说:糖皮质激素可稳定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致使过多地粘多糖堆积于房角,导致小梁网的水肿,房水流出受阻障碍。(2)细胞吞噬学说:糖皮质激素抑制了小梁网的吞噬功能,导致房水中碎屑沉积于小梁,阻碍房水流出。(3)遗传学说:个体对糖皮质激素的眼压反应由遗传基因所决定。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诊断并不困难。(1)有明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史,尤其是局部应用;(2)眼压升高;(3)房角开放;(4)典型的青光眼视功能损害;(5)视功能损害与使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基本一致;(6)有特征性晶体后囊下混浊;(7)排除其他的继发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史。余敏斌等[1]对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分为I,II,III型。I型(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应用糖皮质激素较短,停药后眼压可恢复正常,无青光眼性视盘和视功能损害,随访期眼压仍正常。II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眼局部或全身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具有类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视盘和视功能损害程度与用药时间基本一致,多伴有后囊下白内障,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不能恢复正常,需用降眼压药或滤过性手术治疗;III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II型特点相似,但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与视盘视功能损害程度不一致,即用药时间短,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不下降,甚至进行性升高。I型为正常人群激素的高反应者或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早期;II型为典型的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III型为混合型青光眼。治疗,首先停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眼压水平应用降眼压药物,药物仍不能控制,则考虑行滤过性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多为年轻人[2,3],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15.2±12.3岁,与国内多家报道一致[3,4],这可能与年轻人对激素眼液引起的升高眼压反应比成人更敏感有关。

      本组患者眼压升高的时间最早发生在糖皮质激素应用后1wk左右,最晚发现于用药2a后,这与叶天才报道的一致[5]。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是一种医源性青光眼,其危害性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1)医务人员对糖皮质激素,尤其是眼液,应慎重使用,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一些普通的眼病:如结膜炎、翼状胬肉等尽量不用激素眼液;(2)对必需使用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有导致眼压升高的危险,密切随访;(3)认真询问病史,对激素升压高敏的患者,如: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低流畅系数、饮水试验阳性、高度近视眼、青少年糖尿病、外伤性青光眼、青光眼家属史以及激素高反应家属史等[6],尽量避免使用;(4)对需长期使用的患者,尽量使用低浓度、角膜渗透性差的药物或选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替代。

      【参考文献】

      1 余敏斌,高景春,叶天才,等.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112例临床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2001;37(5):346349

      2 孔令训,陈美兰,华龙山,等.类固醇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1993;29(3):151153

      3 孙兴怀,郭文毅,嵇训传,等.皮质类固醇诱发的高眼压以及青光眼.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6;14(7):141143

      4 胡穗曦,胡淑英,李卓琼.糖皮质激素致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预防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1998;33(11):636637

      5 叶天才.重视对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防治.中华眼科杂志 2001;37(6):401403

      6 陈祖基.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刊2003;38(4):6162

    ↑上一篇:虹膜膈人工晶状体用于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缺损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感染性角膜炎2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