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发表时间:2011-09-29  浏览次数:680次

      作者:刘东霞,杨文革,宋丽  作者单位:1.包头第四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2. 高压氧科; 3.包头朝聚眼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30眼),对照组20例(20眼);病例均为均为单眼发病;治疗组:胰激肽释放酶片口服112U,3次/天,苦碟子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疗程20天;对照组:血塞通片3片,3次/天,低分子右旋糖肝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1次/天,疗程20天,两组均辅以维生素类、能量等常规药物及降压、止血等对症治疗。结果: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治疗RVO显效率达47%,进步30%,总有效率为77%;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有较明显改善,而无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RVO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苦碟子注射液;胰激肽释放酶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由视网膜血栓形成而引起,多发生于患较难治疗的眼底疾病中老年人,也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又多发生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的病人 [1]。本病特点是视网膜血液淤滞、视网膜出血和水肿,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分支静脉阻塞[2]。中央静脉阻塞时眼底可见广泛大片出血,并可进入玻璃体内。分支静脉阻塞主要见于动静交叉处出血,仅限于一部分眼底。由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本病较困难,常易致盲和引起低视力。作者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综合治疗方法治疗30例RVO,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以来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30眼),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7岁,平均54岁;病程5~180天,平均42天;均为单眼发病,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4眼,分枝静脉阻塞6眼,伴有高血压病16例。对照组20例(20眼),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2~71岁,平均57岁;病程3~180天,平均40天,均为单眼发病,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0眼,分枝静脉阻塞10眼,伴有高血压病6例。治疗前后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胰激肽释放酶片口服112U,3次/天,苦碟子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疗程20天。对照组:血塞通片3片,3次/天,低分子右旋糖肝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1次/天,疗程20天,两组均辅以维生素类、能量等常规药物及降压、止血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依据张惠蓉分级[3],显效:视力进步5行或恢复到1.0以上;进步:视力进步2~4行;无明显变化:视力进步或退步1行;恶化:视力退步2行以上。以显效和进步作为有效。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力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RVO的有效率比较

      2.3 治疗前后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状态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及渗出面积明显减少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荧光造影变化

      3 讨论

      RVO的特点是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沿受累静脉有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变化[4],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红细胞压积、血液积滞及血流动力学均有密切关系[5]。胰激肽释放酶是蛋白水解酶类,它能使激肽原降解成激肽,激肽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6]。苦碟子为纯中药制剂,属于传统中医药,是以天然草本植物苦碟子为原料提取,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经科学分析其主要成份为腺嘌呤核苷、黄酮、异黄酮等有效成分,腺嘌呤核苷经动物和临床观察证明具有降低机体氧代谢加强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可活血、通络、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及微循环,可以明显地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形态学损伤,从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促进出血吸收,使视力得以提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治疗RVO显效率达47%,进步30%,总有效率为77%,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治疗组。用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而无不良反应,治疗后出血面积明显减少。故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苦碟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RVO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现在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也在探索RVO的其他治疗方式,例如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动静脉鞘膜切开术、玻璃体腔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介入治疗等,但均未在临床广泛开展甚或尚在试验阶段,需继续进行临床经验总结以求得更佳的治疗效果[8]。

      【参考文献】

      [1] 惠延年.眼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2] 张惠蓉.眼底病图谱[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0-162.

      [3] 张惠蓉.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1991,27(5):771.

      [4] 张惠蓉.眼微循环及其相关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1993:113-119.

      [5] 杨钧.现代眼科手册[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6-462.

      [6] 姚芳蔚.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7,15(4):202.

      [7] 韩光.苦碟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1例[J].中国医药研究,2004,12(2):317.

      [8] 柴松,马景学,史丰.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4):205-207.

    ↑上一篇: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疗效观察
    ↓下一篇: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