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结膜下松解巩膜瓣缝线在小梁切除术后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0-28  浏览次数:682次

      作者:王巧玲  作者单位:河南三门峡,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眼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经结膜下松解巩膜瓣缝线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对23例23眼小梁切除后滤过泡扁平、前房较深、眼压偏高者,用0.4%奥布卡因(倍诺喜)或2%利多卡因点眼两次表麻,在滤过泡的结膜面放置复方托品酰胺或盐酸肾上腺素浸湿的棉片2 min,夹持10-0进口缝线的缝针避开血管经结膜的表面进针达到巩膜瓣要拆除的缝线处轻轻摆动针刃,缝线即可断开。结果 按摩眼球结膜滤过泡隆起,结膜面无房水渗漏,眼压降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安全、有效解除房水引流的外周阻力,增加滤过功能,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可重复操作,不需设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松解巩膜瓣缝线,结膜下;小梁切除术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青光眼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但其最终治疗效果受到眼部组织的生物学反应、结膜滤泡瘢痕形成、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治疗是否合理等因素影响[1],有部分患者术后滤过泡扁平、眼压偏高、前房较深,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表麻经结膜下松解巩膜瓣切口缝线,解除房水引流的外周阻力,增加滤过功能,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现将2004年6月~2006年6月两年中23例23眼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患者,男7例,女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

      1.2 手术方式及术后眼部情况 所有病例均采用双瓣下小梁切除及虹膜周边切除术,术中巩膜瓣下放置0.02%丝裂霉素棉片4 min,然后用生理盐水60 ml冲洗巩膜瓣和结膜囊,10-0进口缝线密切缝合巩膜瓣侧切口和两顶角。所有病例术后无浅前房、无出血,但眼压偏高19~28 mm Hg,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术后3天松解巩膜瓣缝线有3眼,5天松解巩膜瓣缝线有8眼,1周拆线9眼,术后10天拆线3眼,2周拆线1眼。

      1.3 方法 用2%利多卡因或0.4%奥布卡因(倍诺喜)表麻,开睑器开睑,在滤过泡处的结膜面上放置肾上腺素或复方托品酰胺浸湿的棉片2 min,结膜的血管收缩,可清晰看见巩膜瓣的形状和缝线位置,用消毒的10-0进口缝线缝针避开结膜血管从结膜面斜进针达到预拆巩膜瓣缝线处,挑起缝线轻轻摆动针刃缝线即可断开,然后退出缝针,结膜处的针眼自行闭合,不发生结膜的渗漏。上述操作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2 结果

      22例22眼一次断开侧切口缝线,同时眼球按摩,眼压均明显降低,其中2眼出现Ⅱ度浅前房,经1%阿托品散瞳、滤过泡加压促使前房形成。有1例患者28岁,1眼继发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术后1周松解巩膜瓣缝线,眼压降得较低,约7 mm Hg,2周后眼压复升高达28 mm Hg,用同样方法拆除巩膜瓣顶角的缝线,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及眼球按摩,眼压控制很好,随访6个月视力0.6,眼压10 mm Hg左右。

      3 讨论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降压机制为一种眼外滤过性手术,其中虹膜周边切除孔、房角入口、角巩膜小梁切除口及巩膜瓣与结膜下间隙的滤道保持开放是房水外流的基本条件。成功的滤过性手术应获得角膜缘瘘口的开放及结膜下功能性滤过泡的存在[2]。结膜滤过泡状态是判断小梁切除术后滤道引流功能最直观的体征之一[3],滤过量的大小主要由术中巩膜缝合松紧度所决定,巩膜瓣缝合松,滤过量越大,降眼压效果越明显,但术后发生浅前房、低眼压、脉络膜渗漏脱离、黄斑水肿等可能性越大;相反,巩膜瓣对合紧,滤过量少,术后前房形成易而降压效果差。彭大伟[4]等曾提出小梁切除术中紧密缝合巩膜瓣以促进术后前房早期形成。当眼压控制不理想时,用氩离子激光经结膜断开巩膜缝线,以达到可调整缝线的效果,但如果球筋膜较厚,则缝线不易断开。张舒心[2]等减少术后浅/无前房的发生,改进双瓣滤过术及用控制性双臂褥式缝线,术后可依据前房的深浅和房水的外流量来调整缝线的松紧。我们术中紧密缝合巩膜瓣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无前房的发生,一旦眼压控制不理想时经结膜下断开巩膜瓣缝线来调整控制眼压,且可重复操作几乎无损伤,也不需昂贵的设备,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付培,李美玉.提高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65-166.

      2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8-139.

      3 尹金富,吴玲玲,姚克.小梁切除术后滤道阻滞及滤口重建手术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90-192.

      4 彭大伟,吕林,田祥,等.小梁切除术后的激光断线术.中华眼科杂志,1994,30(4):249.

    ↑上一篇:结膜囊-上颌窦造瘘术重建泪液引流通道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眶颧复合体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