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26  浏览次数:703次

      作者:邱璐璐,周香莲,卫冬,郑秋萍  作者单位: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仅3眼在1wk内眼压轻度增高(22~28mmHg),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随访3~12mo眼压正常。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超声乳化,房角分离,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METHODS: Totally 56 patients 60 eyes with cataract and angleclosure glaucoma underwent transparency corneal incision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by topical anaesthesia.

      RESULTS: Intraocular pressure (2228mmHg) elevated in 3 eyes in 1 week, and in the followup of 3 to 12 months, 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 to normal range after treatment. Visual acuity, 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angle were improve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is a convenient,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and have the effects of depressurization and improving vision.

      KEYWORDS: phacoemulsification; goniosynechialysis; angleclosure glaucoma; cataract

      Qiu LL, Zhou XL, Wei D,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Int J Ophthalmol (Guoji Yanke Zazhi) 2010;10(9):18031804

      青光眼在我国群体的患病率为0.21%~1.64%,是一种严重致盲性眼病,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为3.7∶1[1],对于不同房角形态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不尽相同。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及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再认识,越来越多的合并闭角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通过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解除了痛苦,以下我们回顾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同房角状态下的闭角青光眼56例60眼,分析术后的临床效果,随访3~12mo,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200801/200910在我院住院的白内障合并闭角青光眼患者56例60眼,其中男20例20眼,女36例40眼,年龄54~74(平均67.3±3.72)岁,术前视力0.08~0.3,晶状体核硬度按LOCSⅡ分级法,均在Ⅱ~Ⅲ级核之间,房角镜检查57眼在窄Ⅱ~窄Ⅲ之间,3眼窄Ⅳ不超过一个象限,术前的前房深度1.63~2.12(平均1.82±0.34)mm。60眼患者中38眼处于临床前期,19眼处于先兆期,3眼处于间歇期。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行视力、裂隙灯、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超声测定前房深度、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诊断标准:临床前期:1眼有明确青光眼急性发作史,另1眼未发作但具有浅前房,窄房角等解剖因素;先兆期:劳累后有一过性小发作病史,休息后缓解;间歇期:急性发作后,经药物治疗或自然缓解,房角大部分或全部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

      1.2方法

      患者术前0.5h美多丽散瞳3次,倍诺喜点眼2次,2滴/次,做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注吸,囊内植入爱尔康折叠人工晶状体,应用卡米可林注射液缩瞳,前房注入黏弹剂,边推注边下压虹膜根部,将房角粘连完全分离后冲洗净黏弹剂,在角膜缘切口处做基质水化处理,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典必殊眼膏涂眼,单眼遮盖。

      2结果

      2.1眼压

      术后1wk内57眼每天测眼压均<16mmHg,仅3眼眼压轻度增高(22~28mmHg),3眼均为处于间歇期眼,经过抗炎处理1wk后,眼压均降至正常,随访3~12mo,局部未予滴降眼压药物,眼压均<20mmHg。

      2.2视力

      术后裸眼视力60眼均不同程度提高达0.2~0.8。

      2.3房角和前房深度

      术后3mo行房角和前部超声检查,其中大部分房角重新开放,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前房中央深度可达3.21~3.98(平均3.62±0.21)mm。

      2.4并发症

      术后角膜轻度水肿11眼,2~3d均恢复透明,3眼患者术后前房出现纤维素样渗出,均为术前眼压较高或有近期急性发作史,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渗出均吸收。

      3讨论

      目前认为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因素为: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如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且晶状体较厚,晶状体位置相对前移等[2] 在多数学者应用超声乳化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报告中,患者手术后视力提高、前房加深、房角增宽、眼压大多得到了控制[3]。与滤过性手术相比,手术并发症少,是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4]。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摘除晶状体后可以明显加深前房深度,改善窄房角的解剖结构,同时可以使虹膜远离小梁组织,恢复部分或全部小梁功能,减少房水排出阻力,使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白内障摘除后消除了虹膜与晶状体接触点,减少了瞳孔阻滞,同时可明显减少单一青光眼术后浅/无前房发病率,减少了恶性青光眼发病率[5],房角分离可改变暂时或不牢固的虹膜周边前粘连的状态,增加了关闭的房角重新开放的可能性。有学者认为术前依据眼压和房角检查较难预计术后房角开放的程度,或者说难以估计术前已存在的较牢固的虹膜周边前粘连范围以及对术后眼压的影响,尤其是NⅢ~NⅣ近于关闭状态难以确定是粘连还是虹膜根部与小梁表面及角膜后表面暂时性相贴[6],在解除晶状体的前提下房角分离可使这种暂时性相贴或粘连不牢固的闭和房角重新开放。经5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降压和增视的双重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坚.青光眼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中华眼科杂志 2000;36(3):192196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5

      3韩霞,叶剑.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23(7):726728

      4江利红,张靖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房角改变.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52153

      5李美玉.青光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18

      6郑磊,张建平,仲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不同房角状志的闭角型青光眼.眼科新进展 2005;25(4) 384388

    ↑上一篇: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下一篇: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