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整体医疗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武云飞,姜长林,王天祥  作者单位: 163001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油田职工医院科教科(△麻醉科,口腔科)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诱发疼痛的因素很多,包括有关身体的多种刺激,心理、精神、社会及经济因素,即总的疼痛。统计数据表明,70%的慢性疼痛病人中有抑郁情绪。这就需要在疼痛治疗中积极地运用整体医疗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片面地追求躯体疼痛的治疗;尽可能地减少住院疼痛病人的痛行为,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镇痛药,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适应技术,使患者重新适应环境,重返社会。

      慢性疼痛病人心理负担重,多数伴有抑郁性[1]情感障碍。我院疼痛科医护人员将整体医疗知识运用于慢性疼痛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9例病人中肿瘤病人103例,功能性腹痛病人17例,痛性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35例,胸部带状疱疹后痛47例,上肢患肢痛7例。均行CT介导下神经毁损阻滞术,其中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CPB)120例,腰交感神经阻滞术(LSGB)35例,脊神经后根化学性阻滞术(SDRSNCB)54例。

      1.2 神经阻滞治疗 CT介导下神经毁损阻滞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疼痛有效的手段之一。在CT定位的准确引导下,把10~15 cm长的22#穿刺针,穿刺至各神经节(根)处,注入造影剂和局麻药的合剂,CT显示位置准确无误、出现镇痛效果并且无相关的并发症后,注入无水酒精,使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脱水、变性甚至坏死,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目的。

      1.3 心理治疗 很多人对疼痛和疼痛治疗存在着认知偏差。运用认知疗法纠正病人和家属对疼痛治疗的不正确认知,使其认识、承认和接受现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并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来,保持乐观的态度,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取10 cm长直尺,规定0为无痛,10为最痛。病人根据自我感受评分,术前VAS评分均在6分以上,按治疗前、后7天VAS下降分差值为依据:下降7~10分为显效;下降4~6分为有效;下降0~3分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67.94%,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见表1。

      3 讨论

      慢性疼痛病人常因疼痛不能有效控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非通常意义上的损伤与疼痛呈因果关系的疼痛。诱发疼痛的因素很多,包括有关身体的多种刺激,心理、精神、社会及经济因素,即总的疼痛[2],总的疼痛概念的建立,能够 表1 不同神经阻滞手术治疗止痛效果 注:显效率23.92%,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达67.94%解释慢性疼痛因何不易缓解。

      Mortimer等的研究显示:医护人员通报给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置信息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使患者感到疼痛得到控制,从而改进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增加满意度[3]。在治疗中,要求所有医护人员都有义务为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服务。通过增进服务的效率,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必须掌握各种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积极预防和治疗。

      将认知行为策略应用在疼痛治疗的整体医疗中。在疼痛治疗中,许多患者对疼痛存在着错误概念,对治疗有片面的理解和恐惧感。通过运用Harding和Willing建立起来认知行为策略,传授应对策略和放松技巧,可以使患者对疼痛治疗有正确的认知,使其行为和认知达到一致,坚定成功信念,鼓励患者增强自我意识[4],使患者正确对待无助的想法,树立向疾病挑战和实施锻炼计划的信心,从而通过适当的锻炼控制疼痛。

      慢性疼痛的病因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果只是单纯寻求躯体损伤方面因素的治疗,就不可能使疼痛得到满意的控制。所以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必不可少,医护人员在这方面起着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既可以给病人以心理治疗,又可以作为社会支持的一部分。

      CT介导下神经毁损阻滞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躯体疼痛,在采用神经阻滞手术镇痛的同时,必须配合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心理、生理、社会全方位的治疗,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尽可能地减少住院疼痛病人的痛行为,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镇痛药,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适应技术,使患者重新适应环境,重返社会[5]。

      [参考文献]

      1 郑汉光.经椎间盘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疼痛124例.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5(19):309-310.

      2 李树婷.癌症疼痛的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64.

      3 荣全明,杨巧玲,陶私.疼痛的基础与临床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5):215-217.

      4 庞小兰.慢性疼痛的控制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1-12.

      5 Graboin M.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Philade 12 phia:Braddom R.WBSaunders,1996,120.

     

    ↑上一篇:口服氯胺酮在小儿整形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下一篇:全麻诱导中瑞芬太尼对心率影响的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