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稀释式自体输血在骨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5-14  浏览次数:602次

      作者:吴平蕾 作者单位:317600 浙江玉环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骨科

      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稀释式自体输血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院自2004年至今,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此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 I~II级的骨科手术病人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0~65岁,体重46~82Kg,均为股骨骨折行内固定的手术病人。全组病人术前Hb≥120g/L,HCT≥35%,白蛋白≥35g/L,均无心、肺疾病等的患者。

      1.2 麻醉方法 全组均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均予L2~3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待有麻醉平面后根据平面加0.2%丁卡因和2%利多卡因10~15ml,麻醉平面均控制在T8以下,全组病人术中麻醉效果均为Ⅰ级,且病人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0ml。

      1.3 血液稀释 40例病人均在手术前行自体采血,病人平卧手术台上进行心电监护,开放上下两条静脉通路,经左上肢肘部静脉采血400ml,存入枸椽酸钠血液保护袋,同时右上肢肘部静脉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平衡液,以晶胶体比例为2:1输入采血量的2~3倍。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并根据指标变化调整放血速度,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4h内回输。

      1.4监测 BP、HR、ECG、SpO2和尿量。实验室监测于采血前、采血后及自体血回输后取血样测定Hb、Hct、PLT。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采血前后病人的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1。稀释后与稀释前相比HB和HCT,PLT均有下降(P<0.05),当自体血液回输后才有所回升,与稀释前比较仍有所下降,但未达到需异体血的标准,见表2。

      表1 围术期监测结果(略)

      注:两组HR、MAP比较P>0.05

      表2 Hb、Hct、PLT值变化(略)

      注:与血稀释前比较*P<0.05,△P<0.05

      3 讨论

      围术期输血是外科及麻醉领域中的常规课题,但输血除了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输血传播传染病,如肝炎,梅毒和爱滋病等[1,2],因此,安全输血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自体输血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减少不良反应,以及能节约用血。

      有资料表明[3],当Hb>110g/L,Hct>33%的病人稀释自体采血500~1000ml 时,对心肝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及供氧几乎不受影响。并且血液稀释后粘稠度降低,血流阻力减少,增加了静脉回心血量,提高了每分钟搏出量,使微循环血流加快,增加了对各器官组织的营养血流,提高组织的摄氧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稀释性自体输血后,病人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小板含量与采血前相比较有所降低,但在安全范围之内,这可能与术中失血也有关,另外,随着血液的稀释,手术时可减少病人实际红细胞的丢失量。

      骨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中常需异体血,因稀释性自体输血不需特殊的仪器和技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并可避免输血性疾病的传播,输血反应等副作用,在一些骨科择期手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Feldman JM,Roth JV,Bjoraker DG.Maximum blood savings by 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esth Analg,1995,80,108~113.

      2 Ness PM.Transfusion medicine:an overview and update.chin chem,2000,46(8 pt 2),1270~1276.

      3 闵龙秋. 对术前采自体血、输血与血液稀释的评价. 华医医讯,1987,2(3):354.

    ↑上一篇:盐酸戊乙奎醚在阑尾手术时的应用
    ↓下一篇: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