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7-16  浏览次数:601次

      作者:宋美娟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省绍兴县中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妇科腹腔镜 镇痛

      氟比洛芬酯商品名凯纷,是利用脂微球即药物靶向技术生产的一种可以静脉注射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国外作为术后的单次镇痛和癌痛的治疗[1],而国内临床应用并不普遍。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拟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给药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其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包括子宫肌瘤切除、卵巢囊肿剥出)的患者90例,年龄26~65岁;体重44~62kg。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术前给药组,B组为术后给药组,所有患者出凝血功能均正常,均无慢性疼痛病史及长期服用镇痛药史。麻醉前用药常规口服安定5mg和肌注阿托品0.5mg。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诱导用药为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麻醉维持为2%~4%的七氟烷吸入和4~6mg/(kg·h)的丙泊酚微泵注射,间断追加阿曲库铵。两组患者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记录术中出血量。镇痛方法与观察指标 A组于术前15min,B组于术后分别予1mg/kg的氟比洛芬酯缓慢静注,由一位不明用药情况的麻醉医生在术后2、6、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0为无痛;10为最痛)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术后患者如疼痛难忍要求镇痛,则给予曲马多100 mg肌注,并记录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的情况。观察术后有无呼吸、循环抑制,及恶心呕吐、出血等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24h内使用辅助镇痛药的人数,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两组患者在术后2、6、12h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4h的VAS评分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及呼吸循环抑制的不良事件。表1 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情况的比较[(略)]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手术、创伤等伤害性刺激及伤害后炎症反应可导致炎症介质和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的释放,它们除能直接致痛外,还可使组织炎症水肿,造成恶性循环使效应感受器敏感度增加,痛阈降低[2]。超前镇痛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应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阻止外周和中枢神经致敏及感受伤害的传入,使术后疼痛减轻。氟比洛芬酯系非甾体抗炎药物,其消除半衰期为5.8h,不良反应少,文献报道,其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3]。由氟比洛芬经酯化后制成静脉注射的脂微球靶向制剂,静注后药物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症部位,水解生成氟比洛芬,形成较高血药浓度抵制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抵制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氟比洛芬酯还可减少组织中免疫反应介质缓激肽的升高水平。为此,氟比洛芬酯作用时间可能超过其镇痛药理学上的药效时间[1],但对于预防性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作用仍有争议[4]。

      表2中,A组在术后12h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氟比洛芬酯的超前给药至少在术后12h内的镇痛效果比术后给药效果好。Aodi H等研究表明,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可以减少耳、颈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Nakiya-ma M等也证实,术前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能减轻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预防性应用氟比洛芬酯,能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来抑制PG的生物合成,升高疼痛阈值,靶向降低切口处神经末梢痛觉传导;减轻中枢敏化,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从表1中可看到,两组术后辅用其它止痛药物的人数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和腹腔镜术后疼痛不是特别严重有关,还有些因为害怕止痛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以及怕成瘾而拒绝使用止痛药物。这种情况与我国止痛药物使用现状是一致的,2001年我国人均吗啡消耗量为发达国家的1/147[5]。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增加出血机会,而从表1中发现,A、B两组术中的出血量并未显著性差异,术后也没有发生出血的病例,这与Elhakim M等观察结果是一致的。此外,在资料中也未发现术后出现呼吸、循环抑制的病例,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这可能和术中气腹有关,和氟比洛芬酯是否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总之,通过本研究,作者观察到氟比洛芬酯的超前给药确实能起到超前镇痛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但单一的术前静脉给药并不能完全消除患者整个围术期的疼痛,要降低围术期总的疼痛体验,应采取药物和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Ohmukai O. Lipo-NSAID preparation.Adu Drug Delivery Rev,1996,20(2~3):230~237.

      2 Woolf CJ,Chong MS. Preemptive analgesia treating postoperative pain by preven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Anesth Analg,1993,77(2):362~369.

      3 徐国柱,李晓玲,段砺瑕,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中度术后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498~500.

      4 Buggy DJ, Wail C, Carton EG. Preoperative or posroperative diclpofenac for laparoscopic tudal ligation. Br J Anaesth,1994,73(6):767~760.

      5 孔利丽. 国内麻醉药品用药现状与展望.中国药事,2005,19(4):250~254.

    ↑上一篇:0.75%布比卡因复合麻黄素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芬太尼配伍丙泊酚在妇科门诊手术中镇痛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