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单肺通气时小潮气量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9-27  浏览次数:487次

      作者:刘勇,陈锋,朱涛,王焱林

      [关键词] 单肺通气;潮气量;血气;血流动力学

      单肺通气是胸内手术麻醉普遍采用的通气方式,它能防止患侧肺的分泌物流入对侧肺,有效地把患侧肺和健侧肺隔开,保护健侧肺不受污染,并使手术野保持相对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单肺通气时若潮气量过小可能会引起小气道过早关闭,易发生低氧血症;若采用双肺通气(TLV)时的潮气量有可能会导致肺泡过渡膨胀引起气压伤。本研究拟观察单肺通气时小潮气量对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28例择期胸科手术的病人,其中肺癌23例,食管癌5例;行左侧卧位12例,右侧卧位16例(食管癌均行右侧卧位);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体重(61±7)kg,ASAⅠ~Ⅱ级。所有病人术前心肺功能正常。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安定10 mg。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行心电图(ECG)、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5 μg/kg及爱可松0.8 mg/kg。气管插管选择Mallinckrodt双腔支气管导管,导管型号男性选择F37号,女性选择F35号。插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导管位置后固定。所有病人均于右侧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桡动脉穿刺置管以备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安氟醚吸入浓度为1%~2.5%、维库溴铵1.5~2.5 mg/h恒速泵注,根据手术需要调节麻醉深度。

      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后双肺通气时(TLV)潮气量均采用10 ml/kg、呼吸频率12 bpm,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100%,氧流量为2 L/min。进行单肺通气后健侧肺OLV均先采用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 bpm(OLV1)进行通气30 min,然后改为潮气6 ml/kg、呼吸频率为20 bpm(OLV2)进行通气30 min,保持每分钟通气量不变。OLV未通气侧气管导管开口开放于空气中以保持术侧肺塌陷。

      1.3 监测项目

      连续监测ECG、BP、CVP、SpO2、PaO2、PaCO2和SaO2。所有病人分别于OLV前及OLV期间每次调整潮气量后30 min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所有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1.0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OLV后所有病人的PaO2与TLV时相比均呈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aCO2则呈上升趋势,其中OLV2与TLV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OLV时OLV1与OLV2比较所测的PaO2、SaO2及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OLV2时PaCO2与OLV1时比较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所有病人在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BP、HR、CVP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潮气量时各项参数的变化(略)

      与TLV比较,*P<0.05** P<0.01 与OLV1比较,△ P<0.05

      3 讨论

      单肺通气时灌注无通气侧肺的血液没有经过氧合就回到左心,造成静脉血掺杂,从而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易发生低氧血症。同时,体位、手术以及吸入麻醉药等均会影响肺内分流,加重低氧血症。尽管许多学者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改善动脉氧合,但仍有9%~27%的病人术中发生低氧血症[1]。本文通过对28例胸科手术的观察,认为与TLV相比,OLV后PaO2呈显著性下降,而PaCO2则呈增高趋势。

      在单肺通气时,当潮气量过小时可引起通气不足,引起小气道过早关闭,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而当潮气量过大时又可能使气道压力过高,压迫肺泡内小气管,加大健侧肺的血管阻力,使右心血液分流至患侧肺,加重低氧血症[2]。同时潮气量过大,气道压力过高,也可导致气管支气管损伤,术后将引起肺呼吸功能不全[3]。故在单肺通气时应避免潮气量过大而导致气道压过高,只要PaCO2在允许范围内即可。高岚等[4]对10例胸科手术进行观察,在单肺通气期间采用潮气量5 ml/kg,同时施加呼气末正压7 cmH2O,与潮气量10 ml/kg、不加PEEP进行对比,认为前者可改善氧合。苏跃等[5]认为相对降低呼吸频率(f=12次/分)、延长吸气时间(I∶E=1:1.5),可以提高肺顺应性和通气量,降低气道压力,但过分降低(f<12次/分)则使气道压力明显增大,肺顺应性反而降低。本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肺通气时,当采用OLV2(VT=6 ml/kg、f=20次/分)时,PaO2及SaO2与OLV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动脉血氧含量的变化与潮气量的改变没有明显关系;PaCO2稍有增高,但接近正常范围,其原因可能是通气相对不足,引起CO2蓄积,从而导致PaCO2增高。

      因此,单肺通气时采用OLV2(潮气量6ml/kg、呼吸频率20次/分)对血气的影响接近正常范围,在临床上限时使用是安全的,但应引起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Slinger P, Triolet W, Wilson J.Improving arterial oxygenation during one-lung ventilation[J].Anesthesiology,1988,68(2):291-295.

      [2] Saito S,Iwai R,Naito H.Effects of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hemodynamics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during ong-lung ventilation. Anesthesiology,1992,77:A109-112.

      [3] Benumof JL.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weaning.In: Benumof JL,ed. Anesthesia for thoracic surgery.Philadelphia:Wb Saunders,1995.720-756.

      [4] 高 岚,于德水,张亲范,等.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通气方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658-660.

      [5] 苏 跃,耿万明,刘 伟,等.全麻下单肺通气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61-165.

      (丹江口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 丹江口市 442700)

    ↑上一篇: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急性创伤后疼痛
    ↓下一篇:骶管内注入吗啡用于肛肠科术后止痛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