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不同剂量丁丙诺啡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0-09-29  浏览次数:553次

      作者:李刚 刘忠玉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丁丙诺啡对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成年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术后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1 μg/(kg·h);B组60例术后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3 μg/(kg·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术后6、12、24和48 h 的疼痛程度, 于各时点行镇静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 监测呼吸频率(RR),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ASA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比较,B组镇痛效果满意,VAS评分、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RR及恶心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3 μg/(kg·h)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疼痛, 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丁丙诺啡 镇痛 乳腺癌 手术后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Buprenorphine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Li Gang, Liu Zhongyu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Qinhuangdao Maternity and Children’Hospital,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uprenorphine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of ASA I or II undergoing selective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60/group). Group A was administered with continuously intravenous buprenorphine at 0.1 μg/kg·h-1 after operation,and Group B with continuously intravenous buprenorphine at 0.3 μg/kg·h-1 after operation. The intensity of pain was assessed using VAS scoring at 6, 12, 24 and 48 hours after operation, as well as side effects and respiratory rate (RR). 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cely differences in age, body weight, ASA class and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Group B achieved a better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than group A.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cely differences in VAS scoring, side effects and RR after operation (P<0.05).ConclusionContinuously intravenou infusion of buprenorphine at 0.3 μg/kg·h-1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without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with few side effects.

      Key words: buprenorphine; analgesia;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手术后镇痛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因为疼痛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影响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 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伤口愈合, 加快患者恢复。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的方法和药物很多。在全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我们比较了两种剂量丁丙诺啡术后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0月全麻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成年患者120例,阿片类药物过敏、长期使用阿片类或非阿片类镇痛药、肝肾功能异常、肝、肾、胰腺切除术患者排除本试验。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60例,平均年龄(51.1±3.6) 岁, 平均体重(53±8.2) kg,ASA Ⅰ28例,ASA Ⅱ32例。B组60例,平均年龄(51.7±4.5) 岁, 平均体重(54.1±7.3) kg,ASAⅠ31例,ASAⅡ29例。

      12给药方案

      麻醉前30 min 肌内注射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阿托品0.4 mg。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 咪哒唑仑0.1 mg/kg、丙泊酚1.5 mg/kg 和阿曲库铵0.6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吸入1%异氟烷、静脉输注丙泊酚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维持麻醉。缝皮时, 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术后患者清醒, 拔除气管插管, 连接静脉输注泵。两组分别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1μg/(kg·h)、0.3μg/(kg·h)。

      13项目观察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术后6、12、24和48h(T1~4)的疼痛程度;(2)PrinceHenry评分:咳嗽时无疼痛为0分, 咳嗽时疼痛、安静时无疼痛为1分, 静息状态下疼痛可忍受为2分, 静息状态下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为3分;(3)镇静评分:清醒为1分, 嗜睡为2分,睡眠状态, 可唤醒为3分,深睡状态为4分;(4)不良反应观察:恶心、呕吐、头昏、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5)呼吸指标:监测呼吸频率(RR)。

      14统计学方法

      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 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所有上述计算都由SPSS 11.5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完成。第3期不同剂量丁丙诺啡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李刚,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略)

      2.2两组术后追加镇痛药情况比较

      A组有8例在术后6~24 h 时间段内追加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止痛1次, 4例在48 h 内3次追加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B组2例术后6~24 h 内追加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 1例因镇痛效果差24 h 后肌内注射吗啡10 mg。两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表2两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情况比较[n(略)]

      2.3两组VAS评分、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RR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与A组比较,B组VAS评分、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RR及恶心发生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4。表3两组VAS评分、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RR比较(略)表4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略)

      3讨论

      丁丙诺啡对阿片受体具有部分激动和部分拮抗作用。小剂量丁丙诺啡对μ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内在活性, 因而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大剂量时对δ受体亲和力弱但内在活性较低, 药物效应弱。丁丙诺啡脂溶性高, 与受体结合后解离速度慢, 作用时间长, 副作用小, 镇痛强度适合用于术后镇痛[1], 目前丁丙诺啡术后镇痛的给药途径多采用硬膜外给药或肌内注射[2~3], 而静脉输注丁丙诺啡用于术后镇痛近几年也逐渐被临床采用。

      研究表明, 丁丙诺啡与吗啡在等效的条件下, 丁丙诺啡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作用与吗啡相近。静脉输注丁丙诺啡可获得有效的镇痛效应, 同时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4]。镇痛药物的镇痛强度和副作用的发生与血药浓度和血药浓度的波动有关, 持续给药可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而病人自控镇痛则需要反复给药, 不能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偏高时可能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目前术后多以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本研究丁丙诺啡静脉输注的剂量分别为0.1 μg/(kg·h)和0.3 μg/(kg·h),0.3 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丁丙诺啡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镇痛效果满意,VAS评分、镇静评分和PrinceHenry评分与0.1μg/(kg·h)组有显著差异,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综上所述, 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3μg/(kg·h)不仅可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丁长玲, 周肖龙.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6(12):3101.

      [2]罗爱伦.病人自控镇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30-34.

      [3]王远胜, 黄砚, 古妙宁.丁丙诺啡的药理与术后镇痛[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6):82-85.

      [3]龚志毅, 叶铁虎,朱斌, 等.丁丙诺啡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17):272-274.

    ↑上一篇:环磷酸腺苷葡胺对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喉罩对麻醉生理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