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直视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12-16  浏览次数:553次

      作者:陈连辉 田春泉 吴存锋 作者单位:325608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心肺

      心肺复苏(CPR),尤其脑复苏是急救医学中的难题。目前我国尚无统一规定院前急救操作规范。2003年后本科强化普及急诊直视气管插管,使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m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9月至2005年8月本院院前及院内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78例,其中直视气管插管445例。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A组)14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急诊插管120例,2003年1月至2004月4月(B组)159例患者中急诊插管152例,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C组)173例患者中急诊插管173例。

      1.2 方法 急诊医生判定心跳呼吸骤停,即在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进行直视气管插管并使用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通气,并心电监护、应用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根据心电监护给予电击除颤等常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自行插管或请麻醉科急会诊,按时间分别统计。气管插管时间根据现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及现场目击者或家属提供病史情况确定。一般情况由现场医护人员直接插管,对插管可能困难者请麻醉科急会诊气管插管。按气管插管时间分为<2 min、2~5 min、5~10 min、>10 min 4个组。疗效以心跳恢复后于2 h内死亡、2~24 h内死亡、1~7 d内死亡、存活出院分成4个组。

      2 结果

      2003年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强化训练后,在<2 min、2~5min两组绝对数及百分比明显高于强化训练前。>5 min气管插管患者多为院前已心跳呼吸骤停后送至医院抢救。A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46例,急诊气管插管120例,其中<2 min 9例,2~5 min 27例,5~10 min 61例,>10 min 23例。B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59例,急诊气管插管152例,其中<2 min 17例,2~5 min 40例,5~10 min 64例,>10 min 31例。C组173例,急诊插管173例,其中<2 min 28例,2~5 min 53例,5~10 min 52例,>10 min 40例。经过强化训练后,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诊气管插管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2 min及2~5 min组明显提高。A组急诊插管120例,2h内死亡10例、2~24h内死亡13例、1~7d内死亡9例、>7d死亡83例、存活出院5例。B组急诊插管152例,2h内死亡15例、2~24h内死亡14例、1~7d内死亡17例、>7d死亡88例、存活出院18例。C组急诊插管173例,2h内死亡13例、2~24h内死亡16例、1~7d内死亡31例、>7d死亡90例、存活出院23例。

      3 讨论

      在经典的CPCR技术中,强调BLS中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人工循环)步骤,其中A、B步骤技术包括:(1)口对口(或口鼻)人工呼吸;(2)面罩加压给氧和人工呼吸;(3)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效可靠的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建立通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且能:①有效去除呼吸道分泌物;②增加给药途径;③防止胃内容物、血液、口腔粘液吸入气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效的A、B和C同时进行,应是最佳选择。因为难点在B,而不在C,因此在解决好B的情况下,对BLS将有重大意义。从以上结果看,2003年后CPCR效果明显提高。急诊科加强医护人员第一现场气管插管,建立有效可靠的人工通气,对患者预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3]。

      强调第一现场建立有效通气机制,在经过强化训练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从<2 min插管数7.50%(9/120)上升至16.18%(28/173)。气管插管CPCR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从4.16%(5/120)上升到13.29%(23/173)。徒手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并不存在特殊难度,因此,建立有效人工通气机制就成为关键环节[4]。脑复苏是目前CPCR中的难点,从急救医学时效观点看,解决脑复苏的根本措施在于建立有效循环和通气机制。进行心肺复苏,不但能使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脏复跳,同时能够存活出院,且尽量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使其有良好的生存生活质量。在有效胸外心脏按压的基础上,脑复苏的效果便直接取决于通气的有效性。而在紧急情况下诸多通气方法中,最有效的仍应首选直视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 Richard O, Cummins MF, Hazinski D.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EC and CPR guidelines 2000. Circulation, 2000, 102(SUPPLⅠ):371~376.

      2 李春盛. 目前心肺复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5):362~363.

      3 朱礼鑫,张荷英,黄国琴.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下插管洗胃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效果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91.

      4 邓春发,丁祥武,孟宪明. 有效人工通气时机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 (11): 772~773.

    ↑上一篇:舒芬太尼与吗啡术后镇痛对乳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下一篇: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剂量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