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568次

      作者:陈小梅  作者单位:401519 重庆,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麻醉

      近年来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以其独特的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肌松良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一种麻醉剂能否用于腰麻主要视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以及对脊髓(SCBF)无明显病理改变,有文献报道罗哌卡因对SCBF的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且毒副作用小,是理想安全的蛛网膜下腔麻醉剂。我院麻醉科近一年多来,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做了细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妇科LC择期手术病人38例,产科手术(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剖宫产)病人13例,下肢手术(全髋置换8例,双膝关节置换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8例,其余78例为股骨、胫腓骨、膑骨、三踝关节等下肢手术)106例,年龄17~89岁,157例手术ASAⅠ~Ⅱ级,手术时间:最长435min,平均86min±2.5min。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BP、ECG、SpO2;建立静脉通道,常规选择L2~3行腰―硬联合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腔注药,根据病人年龄体重,全身情况,以0.75%罗哌卡因1.5~1.8ml用于蛛网膜下腔,视其麻醉平面再于硬膜外腔注入5~7ml 0.75%罗哌卡因。平均持续麻醉作用时间为2~4h,手术时间长的病例于麻醉开始2h后于硬膜外追加5~7ml。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完善,肌松良好,除手术时间长的7例病人用过辅助药氟芬合剂2/3量肌肉注射外,其余均不需加用辅助药。

      2 观察结果

      2.1 麻醉前后观察 观察麻醉前,麻醉后的BP、ECG、HR变化,基本变化不大。有4例BP、HR稍有下降,立即静脉盐酸麻黄碱15mg后心率血压回升。有些病人血压轻度一过性下降,可观察不用急做处理,稍微调快输液速度即会恢复正常。高龄患者常规面罩吸氧,全部病人SpO2正常。没有一例出现心律失常,麻醉无一例不满意。

      2.2 术后随访 无一例发生术后头痛,无一例出现穿刺点压痛和穿刺点感染,无一例出现尿潴留,无一例出现神经并发症,全部病人肢体运动和肢体感觉正常。

      3 体会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局麻药,它具有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的适度分离。有文献报道其结构类似布比卡因,但对心血管毒性约为布比卡因的1/2;对神经阻滞及镇痛效果较布比卡因强;且引起心律失常的阈值高;血浆浓度也明显大于布比卡因,因此耐受性也优于布比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致惊厥阈值高,约为布比卡因的2倍;且还有血管收缩作用,可以不加用血管收缩剂;麻醉作用时间长,可达相同剂量布比卡因的2~3倍;罗哌卡因对子宫胎盘的血管基本无影响,可安全用于产科麻醉。观察表明罗哌卡因药效时间长,运动恢复快,不影响病人活动,心脏毒性小,对循环呼吸干扰小,尿潴留发生率低,肌松良好,是一种理想、安全的蛛网膜下腔麻醉剂,可广泛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玲,黄宇光.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6):325-327.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件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2-633.

    ↑上一篇: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
    ↓下一篇:七氟烷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