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妇科及外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7  浏览次数:643次

      作者:陈 丽,宋春凤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吉林 吉林 132011)

      【关键词】 腹腔镜,外科手术,妇科手术,麻醉,体会

      腹腔镜手术虽然对机体损伤小,但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及操作视野的限制,也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尤其对一些复杂的手术来说,腹腔镜手术则处于尝试阶段。而且随着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给麻醉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2008年共收治外科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 00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 0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男574例,女426例。年龄19~76岁。原发病为胆道814例,阑尾炎52例,子宫肌瘤10例,卵巢瘤或囊肿59例,宫外孕60例,不孕症5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23例,合并高血压76例,合并冠心病32例,其他慢性病19例。均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手术。

      1.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内注射鲁米那0.2 g或地西泮5~10 mg,阿托品0.5 mg或东莨菪碱0.3 mg。患者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BP、HR、SpO2、ECG等,建立静脉通道。老年患者麻醉前5分钟给予吸氧。麻醉诱导以芬太尼1.5~2.5 μg/kg,咪唑安定3~5mg,丙泊酚1~2 mg/kg,维库溴铵4~8 mg,静脉注射,面罩加压吸氧去氮后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呼吸机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12~15次/min,吸呼比1∶2。麻醉维持:5%葡萄糖500 ml+丙泊酚400 mg+芬太尼0.2~0.4 mg,间断维库溴铵。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胆道手术患者取头高20°,右侧倾斜30°。妇科患者建立气腹后改为头低足高,床头向下倾斜10°~30°。为防止患者身体下滑需放置肩托,上肢分别用约束带固定在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由于气管插管、静脉用药、腹腔内注入CO2气体等原因,易引起心率、血压的变化,手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进展,随时调整体位,防止术中发生不可逆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 结果

      1 000例患者除4例胆囊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改为经腹手术,其他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124例患者麻醉诱导时出现血压下降,充气腹后恢复正常,无需任何处置,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患者平稳,未见其他并发症。术毕患者呼之睁眼,给予肌松拮抗剂及麻醉催醒剂,使患者完全苏醒,安全拔除气管内导管,观察10 min,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道通畅护送回病房。

      3 讨论

      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多数学者推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呼吸能减轻手术操作对呼吸的影响,保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避免出现高CO2血症。腹腔镜下的人工气腹可增加心脏负荷,降低心排血量;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取极度头低足高位,还需应用电凝。腹腔内吹入CO2常导致PaCO2升高,肺顺应性下降,FRC减少;加之气腹中CO2的吸收,造成高碳酸血症。多余的CO2可以正常基础通气量增加1.5倍控制通气加以排除。腹腔内压力升高,中心性血容量再分布引起CVP升高,心排血量增加。当腹腔内压力>2.94~3.92 kPa(30~40 cm H2O)时,则影响右心充盈而使CVP及心排血量降低。麻醉方法即以全身麻醉最为常用,因气腹增加通气负荷,除非吹入气体在2 L以下,否则硬膜外或腰麻下难以忍受。胆囊切除术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用烧灼术或激光将胆囊从肝床分离,需要用肌肉松弛药提供充分的腹壁肌肉松弛。体位、气腹等可引起CVP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血压下降,因此一定要保证绝对的肌松,否则不但影响手术操作,而且容易造成腹压过高,进而影响呼吸和血流动力学。麻醉应选用对循环影响轻的短效麻醉药物。目前多采用芬太尼、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与卡肌宁复合诱导插管;N2O与安氟醚或异氟醚维持。我院常用芬太尼、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与卡肌宁或维库溴胺诱导插管,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维持。麻醉中特别强调对呼吸与循环功能的监测,宜常规监测血压、心率、ETCO2、PaCO2、SpO2、气道压等。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麻醉时要特别注意CO2气腹对人体的生理干扰在这些有合并症的患者尤其明显,术中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麻醉应该尽量做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镇痛药物要足够,麻醉前期注意容量的扩充,麻醉手术期间适时调控麻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参数的调节;麻醉后应注意药物的蓄积,必要时送ICU,毕竟高龄或合并内科疾病患者药物代谢相对会延迟,任何药物的残留可能导致患者的不适甚至遗留一些风险。麻醉诱导时注意小剂量慢推,以免造成血流动力学出现大的波动,同时注意观察ECG。做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最好要有ETCO2监测,特别是时间较长的手术,根据呼吸末CO2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高CO2血症。腹腔镜手术时,充入CO2气体产生的生理变化以充气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更为明显,尤其是充气引起血压升高、相应的心率减慢。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应控制在正常低线,血压低不应过早减浅麻醉或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否则充气腹后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很难处理。

          腹腔镜手术时,充入CO2气体使隔肌抬高,有单肺通气的危险,所以导管不要太深,腹腔充气以后再听诊一次双侧呼吸音,气腹主要是对呼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呼气末CO2升高和膈肌的抬高,这样潮气量和频率的设置应该略大。

    ↑上一篇:经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管理
    ↓下一篇:利多卡因氯胺酮合剂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