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在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604次

      作者:刘庆仁, 陆咏梅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 广东 东莞 523325)

      【摘要】 目的:探讨用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ASA 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组和S组,每组40例。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镇痛药物分别为吗啡40mg、舒芬太尼100ug;分别配加托烷司琼10mg并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行自控镇痛后4、8、16、24h的用药量;PCA按压次数;镇痛VAS评分、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两组均可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VAS评分S组显著低于M组。PCA按压次数F组比M组少;24h的用药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M组副反应较多,恶心发生率高。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安全有效,而且副反应较少。

      【关键词】 麻醉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Clinical Study of Intravenous Analgesia with Sufentanil After Thoracotomy

      LIU Qing-ren, LU Yong-mei

      (Shilong Boai Hospital, Guangdong Dongguan 5233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analgesia with sufentanil after thoracotomy. Method: 80 patients with ASA Ⅰ~Ⅱ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 group(with morphine 0.4mg/ml) and S group(with sufentanil 1ug/ml),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rug doses at 4,8,16,24 hour, pressing times of PCA,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the side-effects and life vital signs were recorded. Result: Both of two groups had effective analgesia. The VA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 group than that in M group. The pressing times of PC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 group than those in S group. The doses of drug using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The side effects like nausea occurred more in M group than that in S group.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travenous analgesia with sufentanil after thoracotomy, and with less side effects.

      Key words: Sufentanil;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techniques; Thoracotomy

      开胸手术的创伤和术后疼痛可引起病人肺功能残气量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继之发生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有效的镇痛可以使病人增加深呼吸和充分咳痰,方便的改变体位,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硬膜外镇痛虽然有效,但胸段硬膜外穿刺的难度大,而且硬膜外阻滞对肋间肌的麻醉,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不稳。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用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和分组: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例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病人40例。术前ASA 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手术种类包括肺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肺大泡切除术等。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差异。

      1.2 麻醉方法: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的麻醉方法。以异丙酚1.5~2mg/kg、芬太尼2.5μg/kg、罗库溴铵0.9mg/kg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气管导管,调整导管位置后接Omeda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15次/min,吸呼时间比为1∶2。术中以瑞芬太尼0.25~0.4mg/kg·min和异丙酚6~8mg/kg·h维持麻醉,视肌松情况间断推注罗库溴铵0.3mg/kg·次。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和进行血气分析。两组病人麻醉过程均平稳,手术顺利,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1.3 镇痛方案:术毕病人复苏至清醒,先用吗啡和舒芬太尼达到基本相同的满意镇痛水平(VAS 0~1分),即开启镇痛泵行持续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液M组为吗啡0.4mg/ml, S组为1μg/ml舒芬太尼。设定背景输注速度2ml/h,病人自控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镇痛时间持续至术后d2。

      1.4 监测指标:术后48h随访病人,①镇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患者当时感受疼痛的程度作出定量分析,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极度难忍疼痛;在0~10分之间,疼痛的程度逐渐递增。②镇痛泵中记录24h实际进药量、PCA按压次数;③各种副反应情况,如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RR≤8次/min和(或)SpO2<90%]。

      1.5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SPS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VAS评分S组较M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CA按压次数S组比M组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的用药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M组比S组高,其中以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表1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表2 两组VAS评分、24h的用药量;PCA按压次数表3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例数)

      3 讨 论

      胸部切口可引起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时加重,致使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严重影响呼吸运动,使肺通气量下降,容易造成肺不张、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后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另外术后病人早期疼痛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明显地使应激皮质醇分泌增多。因此,有效控制术后疼痛不仅仅是病人的基本医疗要求,也是治疗的措施之一。有效的镇痛可以使病人增加深呼吸和充分咳痰,利于体位变换,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虽然有效,但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难度大,而且硬膜外阻滞对肋间肌的麻醉,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不稳定[1]。本研究尝试探讨用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PCIA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临床应用药物较多,主要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芬太尼为主。但吗啡易引起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芬太尼反复大量静脉应用后易产生蓄积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胸肌僵直、延迟性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在国内临床应用已逐渐增多。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延髓、中脑、丘脑等痛觉传导区的μ1受体,而对其他阿片受体作用较弱,镇痛效价普遍认为是芬太尼的7~10倍,是目前已知镇痛效价最高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与吗啡相比较,具有镇痛作用强、镇痛时间长的特点[2,3],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与其激动脑干呼吸中枢的μ2受体有关,这些副反应以吗啡最为多见,国内学者[4]研究也发现:在等效剂量下,舒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效应却比芬太尼作用弱[5]。舒芬太尼的血流动力学比芬太尼、吗啡更稳定,安全范围大于芬太尼、吗啡,为PCIA的一种可取的镇痛方法。

      本研究中的两组病人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吗啡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病人的满意度较用舒芬太尼组低。舒芬太尼具有高脂溶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所以将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镇痛作用确切,与芬太尼和吗啡相比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邓云坤,张庆斌.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5) :296-297.

      [2] 金昔陆.μ阿片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16:1-5.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4.

      [4] 许立新,佘守章,许学兵,等.等效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80-282.

      [5] 李李,王建斌,谢才娇,等.芬太尼静脉给药用于术后自控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2:671.

    ↑上一篇:迟发性全脊髓麻醉1例
    ↓下一篇:麻醉和镇痛技术对外科手术预后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