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7-04  浏览次数:615次

      作者:刁敏锐 王丽珊

      【关键词】 异丙酚麻醉 腹腔镜 异丙酚 呼吸循环功能 气腹

      【摘要】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90例ASAⅠ~Ⅱ级患有卵巢囊肿或异位妊娠患者,用异丙酚2~2.5μ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用输液泵匀速静注异丙酚44mg/(kg?h)。监测SBP、DBP、MAP、ECG、CVP、HR、RR、VT、SPO 2 、Ppeak及Mpaw。资料采取时间:麻醉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2min(T3),CO 2 气腹前(T4),CO 2 气腹后5、15、30min(T5,T6,T7),拔管前(T8),拔管后5min(T9)。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诱导后SBP,MAP,HR一过性降低,分别下降(3.63±0.47)kPa,(1.08±1.1)kPa,17次/min(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以后逐渐下降。SPO 2 在整个围麻醉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基本稳定,苏醒快而完全、术后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而安全的麻醉方法。

      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较轻。对麻醉要求控制适当的深度,控制膈肌的抽动,保证呼吸循环的稳定,术毕尽快而完全的苏醒。合适的麻醉方法及技术非常重要。本组选择异丙酚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患者90例,年龄25~45岁,体重42~70kg,ASAⅠ~Ⅱ级;其中,合并轻度高血压9例,术前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1.2 方法 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BP,ECG,SPO 2 ,右颈内静脉置管连续监测CVP,全麻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2.5mg/kg,维库溴胺1mg/kg,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用输液泵静注异丙酚6~10mg/(kg?h),控制潮气量8~10ml,呼吸频率16~25bpm,吸呼比1:1.5~2,气道内压<25cmH 2 O。麻醉诱导后术者向腹腔内注入CO 2 气体2~4L。维持腹内压在1.51~1.87kPa,腹腔内操作结束停用异丙酚。应用阿托品0.5mg、新斯的明1mg拮抗残余肌松药的作用。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同时拔除胃管。

      1.3 监测项目 监测SBP、DBP、MAP、ECG、CVP、HR、RR、VT、SPO 2 、Ppeak及Mpaw,资料采取时间:麻醉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2min(T3),CO 2 气腹前(T4),CO 2 气腹后5,15,30min(T5,T6,T7),拔管前(T8),拔管后5min(T9)。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以ˉx±s表示,各参数以T1或T4为基础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本组手术时间(56.5±2.18)min,平均麻醉时间(80.1±4.3)min,术毕患者呼吸恢复满意,拔管时呼之能睁眼,术后随访无呕吐、缺氧、低血压等并发症。

      2.2 血流动力学影响 诱导后SBP,MAP,HR一过性降低,分别下降(3.63±0.47)kPa,(1.98±0.11)kPa,17bpm(P<0.01),其他时段差异无显著性。诱导期发生心动过缓13例(占14%)。

      注:与T1(诱导前)比较 ˇ P<0.05, ˇˇ P<0.01;与T4(CO 2 气腹前)比较 △ P<0.05, ▲ P<0.01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术中CO 2 气腹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和麻醉管理的难度,麻醉要求较高。

      应用异丙酚诱导时对心血管功能有抑制作用 [1] ,并随注药速度减慢而减轻 [2] 。异丙酚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交感活性,从而使肾上腺素髓质及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的释放明显减少,有效的降低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3] 。采用微量泵连续静脉输注异丙酚的麻醉维持,对维持血药浓度,控制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是有益的。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平稳,避免血压的较大的波动。

      并且,通过临床观察,只要麻醉诱导平顺,手术操作顺利轻柔,术中管理细致到位,麻醉深度掌握准确,在腔镜操作结束后立即停药,拮抗肌松,患者都能在15~20min左右恢复拔管指征,从而顺利清醒拔管。

      既往研究表明,CO 2 气腹后膈肌移位引起肺顺应性降低,导致气道压和胸内压力增高,可使CVP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大,下腔静脉受阻,静脉回流减少,心排血量下降。本组在气腹后维持轻度过度通气,可使气道压力和PETCO 2 不致过度升高,并控制在正常范围。SPO 2 在整个麻醉期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异丙酚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效果佳,苏醒快而完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Doze VA.Propotol-nitrous oxide versus thiopentalisoflurancenitrous oxˉide for general anesthesia.Anesthesiology,1998,69:63.

      2 Hugcc Mcleskey CH.Namodynamic effects of propotol-data from24771patients.Anesth Analg,1993,76(Suppl2):154.

      3 王儒蓉.异丙酚对气管切开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77.

      作者单位:518019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上一篇: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下一篇: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124例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