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高龄股骨头置换术23例病人的麻醉

    发表时间:2011-08-15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闫选春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关键词】 麻醉,股骨头置换,肺泡弹性,中枢敏感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70岁~89岁,体重47 kg~75 kg,ASAII级~III级。所有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其中同时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患者14例。23例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17例,均行股骨头置换术。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给以阿托品0.5 mg,鲁米那钠0.1 g肌内注射。入室连接UT-4 000型监护仪,持续监护ECG、SpO2、BP并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硬膜外阻滞16例,经L2~3或L1~2棘突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 cm,给以2 %利多卡因局麻药。首次剂量3 ml ~4 ml,平面确定后,再给5 ml ~10 ml;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7例,经L2~3棘突间隙穿刺,腰麻注入0.75 %Bup1.2 ml+50 %GS 0.1 ml,硬膜外头向置管3 cm,30 min后硬膜外给以2 %利多卡因5 ml,间隔30 min~40 min给予维持量2 %xy5 ml,术中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g。

      2 结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注药后收缩压下降30 mmHg者4例,下降40 mmHg者2例,下降50 mmHg者1例。硬膜外阻滞注药后收缩压下降30 mmHg者6例,下降在10 mmHg范围内8例,收缩压升高10 mmHg者2例。两组在注药时均加快输液速度。其中5例使用升压药。所有病例麻醉阻滞完善,麻醉平面上界T10±2,术中80 %的病人血压波动在30 mmHg以上,6例心率减慢至60次/min以下,经麻黄素或阿托品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心律不齐3例,均自行消失。

      3 讨论

      3.1 麻醉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于高龄重危病人并非理想,7例患者给药后血压骤降幅度大,硬膜外阻滞病例给药后血压波动相对较小。由于中枢敏感化对机体的影响[1],应在手术始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器加以阻滞,而达到防止中枢敏感化。而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减退及对麻醉后的应激调整差,使其内环境变化大,我们认为此矛盾处理较为复杂,若处理不当,对高龄及高危病人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3.2 高龄患者术前合并多种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减退,23例患者术前有合并症的约为60 %,而麻醉手术中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稳定才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正常。老年人影响麻醉处理最重要的变化为: 僵硬的心血管系统; β-受体反应降低;心率的自主神经反射控制受损。老年人血容量往往相对不足,口渴机制和肾脏保留水盐的过程减弱,使其在麻醉中易处于低血压的高危状态,且对急性失血更难以耐受。术中髋臼及股骨上端髓腔准备时失血较多,骨水泥使用等均导致术中心输出量不足,血压下降。故麻醉前掌握扩容,严密监测ECG、BP、SpO2的变化,及时补液,给以胶体液及血液制品,适时适量使用升压药均非常重要。

      3.3 老年人肺泡弹性因增龄而降低,无效腔增加,气体交换功能减弱,加以合并慢性肺部疾患,使麻醉期间易发生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术中应持续低流量吸氧,且严密监测SpO2,以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3.4 麻醉及手术后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受损害程度重,容易发生张力失衡,且容易发生交感—迷走神经失衡,以致并发心脏突发事件和心功能紊乱。而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正常代偿恢复约需1周[2],从而我们以为术中及术后1周内对病人行多功能心电监护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Wilder . SmitlloH,Tassonyi E,Senly C,etal,Suigilal pain is followed not only by spinal sensitization but supraspinal antinociception BRJ[J].Anaesth,1996,77:566-567.

      [2] 邓庆华, 王若松, 戴建强, 等. 老年病人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9):482-484.

    ↑上一篇: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下一篇: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