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细针与粗针单次腰麻穿刺临床观察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2-04-05  浏览次数:780次

      作者:龚 燕,瞿玉莲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肛肠手术;麻醉;粗针;细针;穿刺

      随着肛肠手术的发展,单次腰麻已经成为此类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但手术之后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把原来的7#穿刺针换成了9#穿刺针,在保证术中生命体症平稳,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肛肠外科病人200例,手术时间15-30min,年龄25-40岁,男性89例,女性111例,ASAI级,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均无脊柱手术外伤史,头痛史,拟在单次腰麻下行PPH手术。把病人分为两组,A组100人采用7#针头穿刺,B组100人采用9#针头穿刺,两组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接好心电监护,病人左侧卧位,取L3-4间隙穿刺,A组病人采用7#针穿刺,B组病人采用9#针穿刺,两组病人当穿刺确认针尖在蛛网膜下后,拔除针芯,见脑脊液回流后以相同的速度推注0.375%布比卡因10mg,嘱病人平卧,待平面固定确切后,观察麻醉平面,血压下降幅度,手术结束后嘱病人平卧6小时,术后第一、二、三天进行回访观察病人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列表进行对比得出统计学结论。

      1.3 观察指标

      表1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00例患者中,A组患者术中麻醉平面偏高,血压波动大,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高。而B组患者术中麻醉平面安全,血压波动小,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低。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ASAI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中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麻醉平面为T6,而B组为T10。血压波动A组下降18%,B组下降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比较

      A组病人头痛头晕发生率为13%,而B组病人发生率为2%。A组恶心发生率5%,而B组为1%。A组呕吐发生率为1%,而B组为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纯腰麻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1],非常适合诸如PPH这类时间短、范围小的手术的麻醉。在穿刺时使用同等的推注速度推注麻药,细针比粗针药物的扩散速度要慢,使用细针穿刺有效地保证了麻醉的安全平面,血管扩张的范围也相应减少,血压不会波动太明显。腰麻术后头痛(PDPH)的原因是脑脊液丢失至硬膜外腔,致颅内压降低,一些疼痛敏感的颅内神经、血管因失去脑脊液的支持而受牵扯,因而产生头痛。头痛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2],症状多发生在术后3天内,头痛位置不定,以额、枕、眼后等处为多,疼痛常为搏动性,平卧可减轻,起立或摇头则加剧,严重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及头晕等症状。细针穿刺可以减少脑脊液的外漏,使得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3],通过以上临床观察比较发现细针穿刺可以保证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使用细针穿刺是单次腰麻更优质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曾因明,邓小明,姚尚龙,李文志.2007麻醉学新进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97-198.

      [2] 雍卫民.腰麻后头痛的防治[J].工企医刊2007,20(6):57-58.

      [3] 刘金英、宁吉顺.老年人布比卡因细针腰麻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00,43(11):647-648.

    ↑上一篇:两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回顾
    ↓下一篇:艾司洛尔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下喉罩置入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