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2-05-09  浏览次数:790次

      作者:罗锡珍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南通

      【关键词】 烦躁;全身麻醉;苏醒期

      全麻手术后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极度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情况[1]。如果不及时处理,有些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在苏醒期间加强观察尤为重要。本文将我院麻醉科苏醒室2007年9月~2008年10月所收治的术后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麻术后患者1348例,男981例,女367例;年龄19~65岁;体重45~95 kg。其中201例患者发生烦躁(14.91%),普外科42例,耳鼻喉科21例,胸外科35例,口腔科5例,泌尿外科18例,骨外科57例,妇产科23例。

      1.2 苏醒期常见烦躁原因 舌后坠19例(9.72%),分泌物16例(7.96%),肌松剂2例(0.99%),七酚烷8例(3.98%),芬太尼12例(5.97%),疼痛75例(37.31%),胃管3例(1.49%),胸管7例(3.84%),导尿管38例(18.91%),体位9例(4.48%),高血压7例(3.48%),低血压5例(2.49%)。

      1.3 苏醒期烦躁的处理 心理护理101例(50.25%),吸氧173例(86.06%),镇静止痛62例(30.85%),新斯的明5例(2.49%),氟马西尼3例(1.49%),纳洛酮2例(0.99%),辅助呼吸12例(5.97%),吸痰34例(16.92%),尿管注入利多卡因25例(12.44%),体位改变31例(15.42%),硝酸甘油7例(3.48%),麻黄素5例(2.49%),加快输血输液5例(2.49%)。

      2 讨 论

      患者进入苏醒室,首先连接监护仪,观察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体征,同时给躁动患者安置约束带,以防患者发生坠床、留置针脱出、引流管拔出等意外情况。分析躁动的原因,如是呼吸、循环系统引起的烦躁应与麻醉医师联系作紧急处理;如是疼痛、引流管、体位不适等原因引起的烦躁作为一般处理。及时观察肢体包扎患者的四肢血运,静脉注射部位等情况,确保皮肤无受压损伤。

      2.1 呼吸系统 (1)肌松药引起呼吸困难是外周性的,通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出现三凹征,烦躁较严重,一般多因手术结束前停用肌松药的时间偏晚,或肌松拮抗药用量不足或患者年老体弱存在对药物的代谢力降低等因素,可按医嘱给予适量新斯的明拮抗并吸氧、吸痰,如自主呼吸弱予人工辅助呼吸;(2)阿片类镇痛药的残余作用,呼吸困难是中枢性的,通常表现较为平静,呼吸次数减少、幅度变浅甚至出现呼吸停止,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可按医嘱适量应用纳洛酮拮抗,吸氧,必要时给予人工辅助呼吸;(3)镇静药所致,可适量应用氟马西尼拮抗;(4)另有部分患者全麻以吸入麻醉为主,静脉镇痛药用量小且手术结束前未给阿片类镇痛药,患者麻醉恢复期表现为烦躁不配合,给予少量镇痛、镇静剂后,患者安静入睡,醒后意识完全清醒,未再出现烦躁。分析可能是由于吸入麻醉药止痛作用时间短,患者麻醉恢复期意识尚未完全恢复,而已有疼痛感觉,患者不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表现为烦躁;(5)肥胖导致舌后坠、膈肌上抬致通气不足、低氧血症。经采取唤醒、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加大氧流量吸氧、头高脚低位、鼓励咳嗽、吸痰等措施后,患者低氧血症有所改善,SpO2能维持在95%以上。

      2.2 循环系统 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不足、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以及心脏收缩力减弱有关。因此,可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麻黄素升压;高血压与疼痛、缺氧、高碳酸血症或容量负荷过重、心理因素等有关[3]。可对症处理,吸氧、按医嘱给予盐酸哌替啶肌注;重度高血压则按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等降压药,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及用药后反应。及时安慰、疏导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2.3 切口疼痛 常见于切口较大的普外科手术、开胸手术后患者,可能由于应用短效镇痛药作用消失疼痛难忍,表现为大喊大叫、身体不停扭动、手伸向疼痛部位抓敷料、要坐起。排除其他原因后,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多数效果良好。

      2.4 引流管 导尿管对尿道和膀胱的刺激是患者烦躁的常见原因,大部分发生于男性患者,估计与现在均是全麻后留置导尿管,术前解释沟通不充分,患者苏醒后对尿管刺激不适应有关[4]。表现为烦躁,反复诉说要下床小便及拔出导尿管。向患者讲解术后留置导尿管的作用,让患者明白留置尿管的重要性,细心检查尿管是否通畅,膀胱是否充盈,对症处理。对尿管刺激严重者,必要时可给予尿管注入利多卡因和氟哌利多,配合静注镇静药或芬太尼针,可消除躁动或降低躁动的程度[5]。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因引流管的刺激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导致SpO2下降,心率加快。通过给予加大吸氧流量,心理护理,鼓励咳嗽及按医嘱杜冷丁25~50 mg肌注,或引流管周围注射利多卡因效果良好。胃管主要刺激咽喉部引起不适,通过与患者交流、解释,分散注意力,患者能忍受。

      2.5 体位 由于手术时间长,患者长时间被动体位,肌肉酸痛,全麻苏醒期患者知觉逐渐恢复,感觉非常不适,术后又因为知识的缺乏不敢活动肢体怕影响切口,因此易产生烦躁情绪。我们根据手术情况,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鼓励患者活动肢体;不能活动的可给予按摩及肢体被动活动。按摩对血管有调节作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代谢,且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预防肌肉劳损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庄心良. 当代麻醉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70-972.

      [2] Mecca RS,陈辉. 麻醉苏醒恢复期的并发症[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3,14(1):50-53.

      [3] 刘俊杰,赵俊,主编. 现代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5-1400.

      [4] 吴多志,梁敏,周德华.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与原因分析[J]. 海南医药,2006,17(9):29-30.

      [5] 黄荣杏,李惠兰,钟忠健. 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9(11):1256-1257.

      [6] 冯金升,敬仁平,刘明江. 推拿疗法的作用机理[J]. 按摩与导引,2001,17(5):4-5.

    ↑上一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5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