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应用声信息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35次

    作者:凌淑芳 刘建实 楮毅平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耳鸣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但对其治疗还缺乏满意的方法和效果。我科从2002年12月~2004年2月引进S9818声信息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并与仅用药物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8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声信息组和药物治疗组,全部病例均行耳科常规检查及纯音电测听检查并根据病史诊断。自觉耳鸣程度分:重度(很强的持续性耳鸣难以耐受);中度(使人心烦的耳鸣);轻度(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及休息,稍有耳鸣)。声信息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34~75岁,其中老年≥60岁患者23例,病程20天~20年。重度9例,中度16例,轻度9例。药物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2~72岁,老年患者21例,病程1个月~15年,重度8例,中度21例,轻度5例。   1.2治疗方药物组:常规使用复方丹参、能量合剂、维生素B,疗程10~15天。声信息组:声信息治疗仪选用保定声达医疗器械厂生产的S9818声信息治疗仪。在治疗前,首先做电测听检查,描记出听力曲线图,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的变化情况,然后输入听力、血压、心率、脑血管情况。启动仪器后,仪器根据输入数据自动合成声信息,通过高保真耳机对患者进行20~30min的治疗,治疗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机。每天治疗1次,5~10天为一疗程。同时使用上述药物。   1.3 疗效观察 耳鸣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耳鸣症状完全消失,2个月以内无复发者;有效:部分耳鸣消失或耳鸣强度减弱,主观感觉由重度变为中度或由中度变为轻度;无效:耳鸣无变化,主观感觉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声信息组:显效11例(32.35%),有效12例(35.3%),无效11例(32.35%);总有效23例(67.65%)。药物组:显效5例(14.7%),有效9例(26.5%),无效20例(58.8%);总有效14例(4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 2 =4.12,P<0.05。声信息组疗效明显高于药物组。   3 讨论   临床上对耳鸣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能有效控制和预防耳鸣的药物并不多,一般药物难以奏效。因此,我科应用声信息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从临床统计观察中可以看出疗效较为满意,有效率为67.65%。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及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为外界声源刺激耳内主观有声音感觉者,称之为一类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1]。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是单纯通过血药、血氧途径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力图改善耳鸣状况。而声信息治疗仪是根据祖国医学“五音入五脏”的理论结合现代声学采用电子技术设计而成的,它能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脑血管情况进行量化组合,对患者的听觉系统及大脑皮层进行程序化的调理治疗,使听觉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维持在平衡状态,而使耳鸣减轻和消失 [2]  ,起到单纯药物难以直接达到的效果,两者有明显的互补性。在临床上看,病程越短,效果越佳,2~3次后耳鸣消失,同时观察到78%的患者接受声信息治疗后头痛、头晕、耳部不适等症状首先改善。对听力下降的患者本人未进行统计,从治疗结果上看有部分耳聋患者的听力有所提高。总之,声信息治疗仪的引进为我科治疗神经性耳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仪器操作简单,同药物同时应用,对耳鸣的疗效较好,并有消鸣复聪的倾向,现对于改善听力效果的资料有待进一步追踪,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219.   2 唐传金,陈丽,王朝辉.声信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5(4):68-70.

     

    ↑上一篇:鼻息肉治疗方法的改进
    ↓下一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手术配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