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09-08-21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洪明 作者单位:335504 江西万年,万年县梓埠医院眼科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临床体会
目前泪囊以下泪道阻塞的最理想、最肯定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泪囊鼻腔吻合术。我院自1998年开始施行这一手术7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10例,女75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2岁,平均43岁。临床表现为:流泪,80%患者压迫泪囊区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泪囊造影示:鼻泪管阻塞、泪道冲洗不通,从上泪点溢出。耳鼻喉科检查未见鼻腔疾病,如鼻黏膜萎缩,明显鼻中隔偏曲等。
1.2 手术方法 (1)距内眦部约3mm,从内眦韧带稍上方向下沿皮纹切开皮肤。切口应稍有弧度,长约20m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层(注意避免损伤为眦动脉和静脉以免出血),直达泪前嵴。用尖刀划开骨膜,将骨膜连同泪囊一齐推向颞侧游离面。
(2)造骨孔:用小弯血管钳在后泪嵴处顶一小孔,并扩大它,再用乳突咬骨钳咬成一个15mm× 12mm大小的骨窗。一般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
(3)行泪囊“I”形,鼻黏膜“I”形切开后,泪囊鼻黏膜前后瓣对合缝合两针。
鼻腔放置引流纱条,术后第一天冲洗泪道,3天后抽出纱条。
2 结果
术后全部通畅,无溢泪症状,随访半年至1年,有5例不通后,行及时处理或再次手术均满意。
3 体会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鼻腔和泪囊之间造一个宽畅的吻合口。适用于泪点、泪小管正常,而鼻泪管阻塞的各种疾病。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1)首先是对泪囊的识别:①寻找内眦韧带,泪囊部在内眦韧带下方;②寻找泪前嵴及泪囊窝;③用探针行泪道探通或向泪道内注入有色液体如美蓝。
(2)手术中一般不断内眦韧带,特别是初学者,以免操作时不慎分离时进入筛窦而出血,不利引流。如果要断开内眦韧带,术后一定要缝合,否则,术后的排泪功能将产生影响。
(3)由于后泪嵴处骨质厚薄不一,如使用电钻,可能损伤鼻黏膜。骨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亦不宜过高或过低。咬骨时动作要轻,以免出血过多。同时注意有无碎骨片刺入鼻黏膜,而致出血不止。如果大的碎骨片不及时取出,咬骨时,也易使黏膜撕裂,影响吻合。
(4)无论使用哪种吻合方法,都应做无张力缝合。后瓣吻合距离较近,不需做大瓣。过大的后瓣黏膜吻合后突出骨孔,吻合窗反而缩小,有害无益。如果前后瓣吻合确有困难也可只做前瓣吻合。
(5)从鼻腔填塞纱布于吻合口之间防止术后出血,以免阻塞吻合。笔者认为不要直接将纱条塞于吻合口处,以免抽出时,纱条与黏膜粘连,强行抽出使吻合瓣撕脱,而致吻合口闭塞及出血,并使患者感到紧张。笔者用乳胶手套的小指套在其顶部剪一个小孔,将纱布顶端的缝线从小指套的小孔内穿出,并将纱条包在小指套内,外面涂以抗生素眼膏以润滑。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①抽出纱条时不会出血;②术后第一天即可冲洗阴道,以免时间长了血凝块不易冲开而阻塞。
(6)皮肤缝合最好行皮内缝合,以减少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