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将情境教学法融入耳鼻喉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11-25  浏览次数:711次

    将情境教学法融入耳鼻喉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冯长生,张海侠,王志敏,王银玉    作者单位:(大庆龙南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关键词】  情境教学;耳鼻喉学科;实习    传统的耳鼻喉科见习常常是由教师带领10~13名学生一起看一个病人,主要由教师或一名学生进行问诊,大多数学生只能做为旁观者,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不感兴趣,而且采集病史的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不能得到切实的训练和提高[1]。情境教学为目标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即教师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拨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情境教学的运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选本院2007年下半年在本科实习的本科生30名,对照组为本院2008年上半年在本科实习的本科生31名,两组年龄23~25岁,均是齐齐哈尔医学院的临床本科生,均通过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内外科轮转学习,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均由同一组老师任课。  1.2 分组情况  以一个班30人为例,随机分为5组,每一组6人,对照组分组后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解,学生听;实验组分组后每组推选1名组长,负责组织学习及分配角色在上一节课结束前由教师简单介绍下节课学习内容,其中的医生、病人及病人陪护均由学生扮演。2 演示方法  ①扮演医生的角色者必需熟练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并能通过与病人的交流、问诊中了解病人的情况,然后向病人解答疑惑及具体治疗情况。②扮演病人的角色者必需将有关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表现出来,并从病人角度体会,患者对医生治疗的期待。③扮演家属者,在“病人”演示结束后,应补充回答医生的提问,或就该病的相关知识及疾病的发展、预后和转归等知识向医生提问。④其他学生,在医生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对话,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补充演绎过程中的不足,最后写出一个完整的门诊病例。3 考核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同一套考试题,统一监考,统一阅卷。对照组:考核成绩90分以上1名,占3%;80分以上5名,占17%;70分以上5名,占17%;60分以上的18名,占60%;不及格的1名,占3%。实验组:考核成绩90分以上6名,占20%;80分以上18名,占60%;70分以上5名,占17%;60分以上的1名,占3%。4 结果分析  从考试结果来看,对照组考核成绩,80分以上的占对照组总数的20%,而实验组占8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60个百分点,从百分率来看,情境教学的效果明显的高于传统教学。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情境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5 讨论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由教师“讲”、“做”,学生“听”、“看”,然后同学练习,老师指导[2],整个过程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枯燥乏味,缺乏新意。而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培养创新精神。  情境教学法拓宽了教学空间,优化了教学环境,它超越了单纯的书本知识体系,使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变得形象、真切,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技术训练的综合效应。情境教学法还充分利用了角色效应,强化了主体感受,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情境教学法将模拟情境下的实践与演练放在优先的地位,通过学生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操作,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行为,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往日“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变成“主动参与”的角色,正如很多学生所说,角色演练虽然很辛苦、很累,但学到了实践本领,这种亲身感觉深刻难忘。  总之,通过情境教学的初步尝试,我们认为,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优化的情境空间,把枯燥的教学内容,渲染成一种充满生机和趣味的环境和情绪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参与性强,师生互动好,学生情绪高,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是一种值得推行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王文静.理解实践:活动与情境的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1,(5):48  [2]赵海平, 戴淑霞. 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2001,11(36):11

    ↑上一篇:钛网修复前颅底骨质缺损(附5例报告)
    ↓下一篇:双青咽喉片抗炎、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