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2-03  浏览次数:626次

    鼻内镜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作者:唐冬华    作者单位:湖北公安,公安县孟溪卫生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微型电刀    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诸多因素中,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对疗效的影响最大。笔者自制了微型高频电刀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鼻内镜术后随访达1年以上的192例(342侧)。其中男113例,女79例。年龄14~70岁。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92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物(鼻窦囊肿、鼻腔血管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鼻咽血管纤维瘤)22例。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疑为肿瘤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    1.2  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    1.2.1  器械  使用的高频电发生器为美国威力公司Forceic型高频电发生器。选择其单极电切、电凝功能,其功率均可调节。自制一套直、弯形微型电刀,插于带有电切、电凝按钮的手柄上。我们自制的微型电刀长约8 cm,直径1 mm,外紧套塑料输液管后外径2 mm,刀头外露3~4 mm。其刀头为针状和像鼓膜切开刀样的镰刀状。    1.2.2  微型电刀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电切的应用范围:(1)在钩突、筛泡切除,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经上颌窦或经鼻腔上颌窦下鼻道开窗作黏膜切口时,先用电刀做切割,然后分离或钳除黏膜组织;(2)上颌窦囊肿摘除前先用电刀沿囊肿做周边黏膜切口,然后去除囊肿;(3)鼻腔上颌窦带蒂息肉或局限性息肉样变组织钳除前先作电切割;(4)鼻腔、鼻咽、上颌窦带蒂或局限性肿物如血管瘤、血管纤维瘤等,先在病变组织周边作电切割然后分离钳除组织;(5)肥大的中鼻甲、下鼻甲的电切除或电烧灼;(6)鼻腔肿物切除后电烧灼其基底及切缘,以防复发。电凝的应用范围:电凝止血除可用于黏膜及其他软组织出血外,针状电刀插入骨壁的出血骨管,止血效果尤佳。    1.3  手术后的处理  应根据手术的情况而定,一般出血少的,多不主张鼻腔充填,保证鼻腔的通气和引流。    如果手术中出血较多的可用明胶海绵和金霉素油纱条或碘仿纱条充填鼻窦,此充填物多主张在术后24~48 h后取出,取后应每天收敛并冲洗鼻腔,至手术反应消退为止。    术后尚要定期复查,注意有无鼻腔粘连并要防止窦口的缩窄,要保持通气和引流的通畅。2  结果    根据临床跟踪观察,2例出现术后鼻腔内黏膜粘连。术后粘连经分解后跟踪观察1周后痊愈。    术后鼻腔内黏膜粘连及处理:出现黏膜粘连的原因有:(1)术中损伤过大;(2)术后未及时收敛并冲洗鼻腔。根据粘连原因,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术中操作精确,熟练掌握鼻腔与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心理素质;(2)术后每天收敛并冲洗鼻腔。3  讨论    常规的鼻内镜手术,由于其操作方式以及受术者技术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的影响,仍存在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黏膜损伤的可能,也常导致手术创缘不整齐、不规范。这些都是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时间的重要因素[1]。我们用电刀作黏膜切口或在切除病变组织前先用电刀作周边黏膜切割,既减少了出血,又避免了分离和钳除组织时造成的黏膜破裂和撕脱。用电刀作黏膜切割后行上颌窦口扩大或上颌窦下鼻道开窗,其开口边缘整齐,术后狭窄或粘连的机会减小。    自鼻内镜问世以来,术中出血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2]。应用微型电刀切割组织能减少出血。对活跃的出血点直接电凝,止血快,避免了压迫止血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过量血管收缩药物吸收对全身循环系统的影响[3]。对骨壁出血用针状电刀直对出血骨孔电凝,均能立即止血[4]。【参考文献】1 李源,许庚.鼻内镜手术并发症探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42-145.2 李源,许庚.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问题的探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8-11.3 李源,许庚.内窥镜鼻窦外科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99.4 黄鹤年.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5,50-54.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儿童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信封式揭囊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