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慢性单纯性鼻窦炎中医药阶段性治疗

    发表时间:2010-01-19  浏览次数:659次

    作者:董雪峰,孔喆,李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510120【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慢鼻渊,以反复发作的头痛、鼻塞、流脓涕为临床特点。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窦炎首选药物治疗,而降低复发率是治疗中的难题之一。2003年7月-2006年7月,笔者应用中药以排脓、通窍、固本为治法,分阶段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窦炎,疗效理想,复发率低。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来自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均符合慢性单纯性鼻窦炎诊断标准[1]:以头痛、鼻塞、流脓涕为主要症状;症状持续8周以上,或1年内发作3次以上,每次症状持续不少于10 d;鼻腔检查无息肉样物,鼻道或后鼻孔可见脓涕引流;鼻窦CT检查可见副鼻窦积液,积液中无团块样高密度影,且无鼻腔、鼻窦结构变异;均未曾做过鼻腔鼻窦手术。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3~65岁,平均33岁;对照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2~62岁,平均38岁。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根据病情不同阶段口服中药治疗,每一阶段用药根据辨证,在基本方上稍作加减。①第一阶段以排脓为法。基本处方:桔梗10 g,白芷15 g,天花粉15 g,皂角刺15 g,桃仁10 g,薏苡仁15 g,枳壳10 g,甘草6 g。连续治疗1周,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鼻腔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或仅有少许粘涕时转为第二阶段治疗。②第二阶段以通窍为法,兼以祛风。基本处方:辛夷花15 g,苍耳子15 g,白芷15 g,薄荷9 g,细辛3 g,桔梗10 g,枳壳10 g,蜈蚣2条,地龙10 g,甘草6 g。连续治疗1周,鼻塞症状消失,鼻腔无引流后转为第三阶段。③第三阶段以固本为法。基本处方以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连续治疗2周。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华北制药),500 mg/次,3次/d;氨嗅索(天津赫素制药)30 mg/次,3次/d;并予辅舒良(葛兰素史克)早晚喷鼻1次。连续治疗4周。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      参考《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症状无减轻(观察组未通过第一阶段治疗)为无效;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鼻腔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或仅有少许粘涕(观察组通过第一阶段治疗)为有效;症状完全消失(观察组通过第二阶段治疗)为治愈。对治愈病例随访6个月,记录病情复发情况。

      3.2  结果      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应用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列联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为84.2%,2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愈病例6个月内的复发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表2。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表2  2组治愈病例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略)

      4  讨论

        慢性单纯性鼻窦炎西医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促粘液稀化、排出类药物),配合皮质激素鼻腔外用为主。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且有的患者因长时间用药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采取分阶段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第一阶段以排脓为法,使病邪随脓而出,从而解除脓涕对副鼻窦窦口的阻塞及对黏膜的压迫、损伤,改善窦腔氧分压环境。处方取义于名方透脓散、苇茎汤及仙方活命饮。方中皂角刺为君药,《本草分经·肺》指出:皂角性极尖利,通窍搜风,泄热涌痰;《现代实用中药》则认为皂角刺“为强力之祛痰药”。桔梗、白芷、天花粉、桃仁、薏苡仁为臣药,共用加强排脓功效,其中白芷通窍排脓,止头痛效果好,为鼻科要药;薏苡仁上善清肺中之热,下利肠胃之湿,用于本方还可以固护脾胃,防排脓之药物攻伐太过。      第二阶段脓痰有形之邪基本祛除,但仍有余邪停留于鼻窦黏膜、脉络之中。西医认为此阶段以炎症及变态反应继续存在为特点,并有学者认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与鼻窦黏膜过敏状态密切相关,在治疗与变应性炎症有关的慢性鼻窦炎时,单纯去除鼻窦鼻道复合体阻塞,无法达到症状消失和防止感染继发的目的。而笔者认为变态反应与风邪密切相关,本阶段治疗以通窍兼以祛风为主。方中苍耳子散(辛夷花、苍耳子、白芷、薄荷)宣通鼻窍为君;细辛、枳壳为臣;蜈蚣、地龙、桔梗为佐,其中桔梗、白芷合用通窍同时又能排脓,巩固第一阶段疗效,蜈蚣、地龙走窜,善祛肌腠、经络之风邪,加强通窍效果。

        第三阶段邪气基本驱除,以固本为法治疗。慢鼻渊基本病因为肺脾气虚。不少学者观察到肺气虚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下降, 血清IgG水平下降[2];有研究显示,1gG亚类和选择性细菌特异性抗体缺陷的个体,其上、下呼吸道对常见的致病菌和病毒有终身易感性[3]。可见,免疫低下以及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认为,玉屏风散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力的功能,能够改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的高敏状态,而补中益气汤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4]。因此,本阶段以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肺固表,增强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王元勋.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52-53.

      [3] Huston DP,Kavanaugh AF,Rohane PW,et a1.Immunoglobulin deficiency syndromes and therapy[J].J Allergy Clin Immunol,1991,87:960-964.

      [4] 徐 远.浅谈变态反应病的中医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2003, 18(11):681-684.

    ↑上一篇: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治疗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儿童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