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应用中鼻甲修补脑脊液鼻漏

    发表时间:2010-02-03  浏览次数:649次

    鼻内镜下应用中鼻甲修补脑脊液鼻漏作者:李涛    作者单位:四川三台,三台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鼻内镜;鼻甲,脑脊液鼻漏    我科从2002年3月~2007年3月,在鼻内镜下应用中鼻甲修补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鼻漏共11例,方法便捷,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SF鼻漏患者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36岁。病程1~6个月。所有病例均为单侧漏。漏口位置:筛板7例,前筛顶2例,后筛顶1例,蝶窦前上壁1例。漏口直径0.3~0.7 cm。外伤9例,手术损伤1例,自发性1例,自发性者有长期便秘史。出现反复化脓性脑膜炎史2例。    1.2  术前准备  鼻窦冠状位、水平位CT检查;鼻内镜检查;全麻术前相关检查及准备。    1.3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在鼻内镜下进行CSF鼻漏修补:肾上腺素棉片(0.1%肾上腺素3 ml+生理盐水20 ml)收缩鼻腔2次,从根部由前至后剪掉中鼻甲,切开中鼻甲去除骨质,黏骨膜浸泡于强力碘溶液中备用。开放筛窦,找到漏口,刮除漏口处的肉芽及其周围的黏骨膜造成新鲜创面,双极电凝止血,将备用中鼻甲黏骨膜的骨膜面贴向颅底,黏膜面朝向鼻腔,依次填明胶海绵,碘仿纱条。术后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天1次×3 d,地塞米松10 mg×3 d,有脑膜炎病史者,术前3天开始使用抗生素,无脑膜炎病史者,术前1天开始使用。术后均用7天抗生素(可穿透血脑屏障,我们常规使用头孢曲松)。术后10天抽出鼻腔内碘仿纱条。2  结果    所有漏口均修补成功,未有一例出现颅内高压、头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鼻内镜下随诊,随访时间0.9~3年,未发生CSF复漏。3  讨论    CSF鼻漏的原因有外伤、手术损伤和自发性。CSF鼻漏的主要危害是易引起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等。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颅内修补法、颅外鼻外修补法、颅外鼻内修补法[1]。鼻内镜下CSF鼻漏修补有照明好、图像清晰、视角广、操作方便等优点。较鼻外入路,开颅修补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2]。修补材料常采用颞肌筋膜、阔筋膜、鼻中隔黏膜片、下鼻甲黏骨膜瓣、中鼻甲等。我们使用中鼻甲修补漏口体会如下:(1)中鼻甲为鼻腔组织材料,取材方便,不需要二次手术,也不会带来外来感染,同时节约了手术时间;(2)术中剪除中鼻甲,开放筛窦有利于寻找漏口,特别是术前CT未能发现,鼻内镜检查不易发现的漏口;也为修补材料铺放提供了较大的空间;(3)成活率高,所修补的漏口均一次性成功,对于直径小于1 cm,特别是小于0.5 cm的漏口修补成功率高;(4)未有颅内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找到漏口很关键,对于术前检查未能确定的漏口,术中发现鼻顶有肉芽增生或局部黏膜水肿增厚,刮除肉芽或增厚黏膜,一般均能见有清凉液体溢出的地方即为漏口处。【参考文献】  1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8-629.  2 李华斌,许庚,李源,等.外伤性额窦脑脊液鼻漏的治疗.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6):449-450.

    ↑上一篇:HPV16 E6/E7蛋白与Rb蛋白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双腔尿管在治疗鼻腔后部出血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