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氯诺昔康用于鼻内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01  浏览次数:612次

    作者:胡德念 邱翰忠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摘要】目的 比较鼻内镜手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0例鼻内镜手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B组采用传统的肌注哌替啶镇痛法。镇痛48h期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BP、HR、R、SpO 2 以及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并发症,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A组的镇痛效果优于B组。 结论  鼻内镜术后镇痛宜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氯诺昔康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氯诺昔康(商品名可塞风)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国内外都有用于患者自控镇痛的报道 [1,2] 。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经常主诉鼻腔内及整个头部持续胀痛,因此需要施行术后镇痛治疗。本文研究氯诺昔康用于该类患者,观察其镇痛效果与副作用,并与采用传统肌注哌替啶镇痛法的患者进行比较,来探讨其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男38例,女22例,年龄22~5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诺昔康组,B组为哌替啶组。6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麻醉诱导为丙泊酚2mg/kg、芬太尼3~4μg/kg、卡肌宁0.6~0.8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采用机控呼吸,麻醉维持用微量泵静脉泵入丙泊酚6mg/(kg?h),复合安氟醚0.6%~0.8%吸入,按需追加卡肌宁。术中监测ECG、SpO 2 、HR、R、BP。全部患者麻醉 与手术均顺利。      1.2 方法 手术前1天,麻醉医师在病房指导患者学会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0为完全无痛,<3为镇痛完全,>5为镇痛欠佳,10为最剧烈疼痛)。A组:使用一次性静脉镇痛泵(珠海产福尼亚),泵内配方氯诺昔康48mg+生理盐水240ml,泵速为5mg/h。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先静注氯诺昔康4mg,然后将镇痛泵接前臂静脉通道。B组:待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镇痛泵输注镇痛液期间,在4h、12h、24h、36h、48h分别测定VAS,同时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BP、HR、R、SpO 2 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χ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相应时间点的VAS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痛过程中VAS比较 (略)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氯诺昔康是新的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OX-2)来抑制血液中前列腺素E 2 和前列腺素F 2a 等物质的产生来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此外,氯诺昔康同时还通过激活内源性吗啡释放来增强镇痛效应。鉴于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内填塞止血物对鼻黏膜的压迫可引起反应性水肿和局部缺血缺氧,主要以压迫水肿性胀痛为主,所以氯诺昔康对于鼻内镜手术后头面部持续性胀痛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比较理想。因为鼻内镜术后常规在鼻腔内填塞纱条止血,由此可堵塞鼻道而致气道处于半梗阻状态,而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期间,发现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无影响,也无引起嗜睡 的副作用。说明鼻内镜术后应用氯诺昔康静脉自控 镇痛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龚志毅,叶铁虑,于广祥,等.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中华麻醉杂志,2001,9(10):531-533.      2 Rosenow DE,Albrechtsen M,Stolke DA.comparison of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ith lornoxicam versus morph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umber disk surgery.Anesth Analg,1998,86(5):1045-1050.    

     

    ↑上一篇:下鼻甲翻转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耳功能的测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