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3-06  浏览次数:754次

    作者:陈力强 曾映丽 刘建英   【关键词】  下鼻甲骨 切除 治疗 肥厚性鼻炎  【摘要】 目的  研究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下鼻甲骨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切开下鼻甲前端与皮肤交界处,在下鼻甲骨黏膜下做上下钝性分离至骨质表面,分离至下鼻甲骨后端,然后用鼻中隔剥离子伸入骨质外侧,并折断大部分鼻甲骨,取出中段部分骨质,完整保留鼻黏膜,然后用鼻腔镜扩张压迫下鼻甲,扩大总鼻道。 结果  治愈64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结论  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效果好,费用低,病人痛苦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CH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鼻黏膜、黏膜下层下鼻甲骨的增生肥厚改变,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 [1] 。由于下鼻甲明显肥大,引起鼻腔阻塞,影响通气功能,患者常需张口呼吸,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微波照射、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效果不理想,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002年6月起,我院开展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治疗7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2004年11月在我院五官科住院治疗病人140例,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标准 [1] ,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35岁;其中25例夜间睡眠有张口呼吸;20例伴有鼻中隔偏曲。对照组(下鼻甲部分切除)70例,男52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59.5岁;其中19例夜间睡眠有张口呼吸;1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全部病例均进行CT检查排除鼻窦炎。经药物治疗无效,对1%麻黄素收缩疗效差。      1.2 手术适应证 (1)下鼻甲明显肥大,堵塞鼻腔,鼻腔底部或下鼻壁有黏稠或黏脓性分泌物,黏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状,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2)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黏膜收缩不明显,影响鼻呼吸功能。(3)下鼻甲骨大者。(4)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1.3 治疗方法 (1)手术前1周给予口服抗生素、维生素,达芬霜喷鼻治疗,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凝血四项、血常规、胸部X线。CT检查排除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应先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矫正后1周再行该手术。(2)术前鼻腔消毒:用1%Dicacine与1%麻黄素配成1∶1溶液棉片贴敷鼻腔黏膜表麻,剪除双侧鼻前庭鼻毛,用0.2%碘伏常规消毒鼻腔,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术前麻醉:患者仰卧头低位,1%Lidocaine20ml加0.1%肾上腺素0.1ml行下鼻甲骨黏膜下浸润麻醉。(4)切开下鼻甲前端与皮肤交界处,分离至骨质表面,用鼻中隔剥离子紧贴下鼻甲骨做上下钝性分离,尽量分离至下鼻甲骨后端,然后用鼻中隔剥离子伸入骨质外侧并折断大部分鼻甲骨,取出中段部分骨质,然后用60cm的鼻腔镜扩张压迫下鼻甲,见总鼻道明显扩大后,用油纱条均匀填塞压迫下鼻甲。5)术后用1%呋麻合剂滴鼻,雷洁特喷鼻bid,24h后可拔出鼻腔内油纱条。5)常规使用PG640万U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1)鼻道明显增宽,鼻阻塞消失。(2)开口呼吸消失。(3)嗅觉恢复正常,下鼻道无黏液或黏稠脓性分泌物,下鼻甲鼻音消失。好转: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

      2 结果

      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疗效情况无性别差异,见表1,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由于鼻黏膜炎症长期刺激,使黏膜血管扩张,黏膜变厚,鼻甲骨增生肥大或息肉样变而使鼻道缩小,表面不光滑,呈桑椹样改变,造成持续性鼻阻塞,病人常需张口呼吸,严重的可以引起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由于持续性双侧鼻阻塞,鼻道分泌物黏稠不易擤出,临床常见有较重的下鼻甲鼻音,嗅觉减退,病人主诉有头晕头痛,并有耳鸣,听力下降,咽喉部干燥不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下鼻甲骨部分切除加折断术,是切开下鼻甲前端与皮肤交界处,在下鼻甲骨黏膜下,用鼻中隔剥离子紧贴下鼻甲骨做上下钝性分离至骨质表面,尽量分离至下鼻甲骨后端,然后用鼻中隔剥离子伸入骨质外侧并折断大部分鼻甲骨,取出中段部分骨质,完整保留了鼻黏膜,使下鼻甲黏膜下瘢痕收缩,下鼻甲骨外折收缩,使总鼻道明显增宽。由于较好地保护了鼻腔黏膜,不影响表面黏膜腺体的分泌功能,术后不会引起鼻部干燥及异物感,有效地解除了因慢性肥厚性鼻炎引起的长期鼻阻塞、下鼻甲鼻音、嗅觉减退、头晕头 痛、耳鸣、听力下降、咽喉部干燥不适的症状。

      下鼻甲骨部分切除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少,鼻黏膜保护完整,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术后恢复时间短,易被病人接受。对照组通过切除部分鼻甲骨及黏膜,使其达到通气的目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损伤大,如切除过多下鼻甲组织及黏膜,影响表面黏膜腺体的分泌功能,易引起鼻部干燥及异物感,严重者可引起萎缩性鼻炎,且术后恢复时间长,病人痛苦较多。几种情况不适合手术:(1)鼻腔黏膜处于急性炎症期,有急性中耳炎者。(2)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者。(3)妊娠或月经期。(4)高血压、心功能代偿不全或严重动脉硬化、糖尿病、肺结核。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研究认为: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满意的临床效果,费用低,病人痛苦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家贵,郑志诚.全科医生手册.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2002,869.

     

     

    ↑上一篇:鼻翼巨大基底细胞癌1例
    ↓下一篇:经鼻内镜鼻窦手术237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