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857次

    作者:汤 勇 展鸿谋 张 林 江超武 金树珍  【关键词】  胆脂瘤

      耳胆脂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本质是耳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并不断脱屑,又不能排空,故而不断堆集,侵袭破坏周围骨质及外、中、内耳结构,引起广泛破坏,甚至出现致命性颅内外并发症。手术是目前治疗胆脂瘤的唯一有效手段。寻找某种局部用药,以延缓或阻止胆脂瘤角化多层鳞状上皮的增殖和分化,则胆脂瘤的治疗将得到突破 [1] 。为此,需制作耳胆脂瘤的动物模型。目前国外已有成功建立蒙古沙鼠外耳道胆酯瘤动物模型的报道,而国内尚未见报道 [2] ,本研究(2004年1~6月)旨在建立蒙古沙鼠耳胆脂瘤动物模型,对临床治疗胆脂瘤及寻找药物治疗胆脂瘤提供活体实验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本研究选用40只健康纯种蒙古沙鼠(粤检证2001A013号),体重78~92g,双侧外耳道及鼓膜检测均正常。     1.2 手术方法 蒙古沙鼠固定术野剪毛后,用1%戊巴比妥钠按35mg/kg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75%酒精右耳廓及外耳道消毒,环行切开右外耳道入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但不伤及外耳道软骨,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用1号丝线对端缝合,彻底封闭外耳道,仔细检查确认缝合严密后,以75%酒精消毒伤口,2周后检查伤口是否愈合,外耳道是否完全封闭,如未完全封闭需再次切开手术缝合。      1.3 动物饲养 将右外耳道结扎成功的蒙古沙鼠分笼饲养,每天均给予专用鼠动物饲料饲养,自然死亡10只,其余动物均未见明显异常反应。饲养时间为半年(2004年1~6月)。      1.4 组织学标本制备 将饲养半年后的蒙古沙鼠固定,1%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剂量同前),75%酒精消毒手术部位,眼科精细剪剪开原缝合伤口,暴露外耳道,取其内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检查,并取左外耳道组织(对照耳)做病理学检查。取出标本均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主要观察外耳道胆脂瘤是否形成及对照耳是否正常。      2 结果      2.1 动物模型培养结果 40只蒙古沙鼠,自然死亡10只,胆脂瘤形成20只,右外耳道开放而未有胆脂瘤形成者10只,胆脂瘤形成率68%,胆脂瘤动物模型培养成功。      2.2 肉眼所见 20只胆脂瘤形成蒙古沙鼠右外耳道内均有较多脓液,并可见有灰白色豆渣样物,对照耳(左耳)未见异常表现。10只右外耳道开放蒙古沙鼠手术耳及对照耳(左耳)均未见异常表现。      2.3 病理切片检查 显微镜下见右外耳道取出标本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脱落上皮及角化物,为胆脂瘤病理改变,见图1、图2、图3。左耳显微镜下检查为正常外耳道组织,见图4。       3 讨论

      耳胆脂瘤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是导致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胆脂瘤虽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亦表现出肿瘤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常有多种颅内、外并发症,危害人们健康及生命,临床上治疗和控制胆脂瘤的方法主要靠手术,尚未见有效的治疗胆脂瘤的药物,寻找有效药物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间的重点研究课题 [3] 。本实验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为观察药物治疗特别是局部用药治疗胆脂瘤疗效提供了活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类体外胆脂瘤上皮培养艰难,国内尚未见培养成功报道,所以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建立胆脂瘤动物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但在建立动物模型中切开的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缝合一定要严密,并且要在缝合后2周检查外耳道是否已完全封闭,如未完全封闭需再次缝合,否则会造成外耳道开放,失去形成胆脂瘤的条件,动物模型建立失败,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Kountakis SE,Chang CY,Minotti AM,et al.Effect of verapamil on cholesteatoma migration in vitro.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0,122:915-919.     2 Park K,Chun YM,Park HJ,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cell proliferation using Brdu labelling on tympanic membrance,extemal audi-tory canal and induced cholesteatoma in Mongolian gerbils.Acta Otolar-yngol,1999,119:874-879.      3 易自翔.中耳乳突胆脂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6):401-403.

      *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2ZD255)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昆明医学院附一院耳鼻喉科(△ 病理科)

     

    ↑上一篇:钛质人工听骨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乌鲁木齐市特教学校重度感音神经性聋GJB2和线粒体基因常见突变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