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刮除术56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6-18  浏览次数:538次

      作者:刘晓燕 孙雪峰 刘新彦 王会宾 李晓丽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北 宣化

      【关键词】 增殖腺;鼻窦炎;腺样体切除术;鼻内窥镜

      腺样体又称为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已逐渐开展。我科自2002.10~2007.12月对5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刮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发病年龄3~18岁,平均6岁。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8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扁桃体肥大32例,合并分泌型中耳炎12例,合并扁桃体肥大及分泌型中耳炎4例,合并鼻窦炎2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堵,睡眠时打鼾,听力下降等,术前鼻咽侧位X线摄片证实腺样体肥大,其中1例为两次外院术后复发病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0°鼻内镜下以1%丁卡因10mL加1∶5000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鼻咽部黏膜表面麻醉,置Davis开口器,常规切除扁桃体并妥善止血;然后自鼻腔置入直径2.7mm或4mm的0°鼻内镜,直视下用腺样体刮匙尽可能完全套住腺样体将其一次性完整刮除,棉球压迫止血。对突入后鼻孔不能一次完整刮除者,先吸除局部血液或用棉球经口行鼻咽部压迫止血后,再用小号腺样体刮匙将残余腺样体刮除或鼻窦咬切钳咬除。然后再压迫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点行电凝止血。确认局部无渗血后结束手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d。对伴有分泌型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有积液者行鼓膜切开置管。

      2 结果

      56 例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咽鼓管口损伤和瘢痕、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消失,分泌性中耳炎及鼻窦炎亦均痊愈。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2例患者出现轻微鼻腔粘连。

      3 讨论

      腺样体的位置与鼻咽部紧密相连,因此,在鼻咽部及毗邻组织的急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下,腺样体可增生肥大,易导致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阻塞,从而出现许多症状及并发症。如鼻堵、睡眠打鼾、分泌型中耳炎以及鼻窦炎等,严重者可形成腺样体面容。临床上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主要通过鼻咽侧位片或鼻内镜检查。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口腺样体刮除[1],由于操作盲目,不易彻底切除干净,尤其是后鼻孔更易残留,残留后腺样体的再增生是造成术后鼾症复发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视野清楚,腺样体切除彻底,腺样体周围的组织和结构不易损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明显降低[2,3]。并且术后疼痛较轻,正常饮食恢复较快。通过对56例患者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后分析,使得我们在手术过程和技巧方面得到一些启发。首先鼻腔黏膜充分收敛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选用细鼻内镜可以减少鼻黏膜损伤,防止术后鼻腔粘连。本组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出现轻微鼻腔粘连,可能由于鼻内镜或吸引器管反复进出鼻腔损伤鼻粘膜所致,操作时要动作轻巧,最好选用直径2.7mm的0°鼻内镜及细吸引器管。

      【参考文献】

      1 冯云海,尹善开.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54 -57

      2 Shin JJ,Harnick CJ.Pediatric endoscopic transnasal adenoid ablation[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3,112(6):511-514

      3 梁军,赵祯,王晋,等.经鼻内窥镜行儿童腺样体肥大切割术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1):56-57

    ↑上一篇:10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诊断分析
    ↓下一篇:穿刺灌洗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65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