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双进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5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01  浏览次数:511次

      作者:张巧玲,冯雪梅,陈秋平 作者单位:450004 河南郑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进路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住院的5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经犬齿窝双进路行囊肿摘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3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 经犬齿窝双进路行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可靠,损伤小,治愈率高。

      【关键词】 双进路;犬齿窝;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笔者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住本院的5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经犬齿窝双进路行囊肿摘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3月,上颌窦囊肿52例(61侧),男32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病史5个月~3年。有头痛者38例,患侧鼻腔流黄水者12例,伴慢性鼻炎者11例,伴慢性鼻窦炎14例,伴鼻中隔偏曲者8例。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确诊。囊肿位于底壁22侧, 位于外壁11侧,内壁者14侧,位于前壁5侧。

      1.2 治疗方法

      在尖牙窝处用加有0.1%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以带套管的上颌窦穿刺器于口腔黏膜进路,在尖牙窝处刺入上颌窦腔,拔出穿刺管芯,经穿刺套管分别插入各种适当角度的鼻内镜,观察上颌窦内囊肿的大小和位置,在紧贴穿刺套管的部位,用穿刺针心刺入上颌窦腔,并扩大创口,以便手术器械的进入,在鼻内镜直视下选用适当角度的鼻科电转将囊肿吸切干净,后经套管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窦腔,术毕用纱布绷带加压于犬齿窝处压迫止血。术后5~7天行下鼻道上颌窦穿刺术冲洗窦腔。

      2 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各种症状均消失,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术后病理证实为上颌窦黏液潴留囊肿35例,浆液囊肿17例。

      3 讨论

      常见的上颌窦囊肿分两种,即黏膜囊肿和黏液囊肿。一般在临床上说的上颌窦囊肿是指黏膜囊肿。黏膜囊肿包括黏液潴留囊肿和浆液囊肿,黏膜囊肿系窦内黏膜的黏液腺堵塞,腺体内分泌物潴留或者由于炎症、变态反应导致浆液潴留膨大而形成[1]。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较之传统的柯-陆氏手术具有极明显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创伤,最大限度保留了上颌窦黏膜的完整性,无柯-陆氏手术后面部肿胀、疼痛、麻木等并发症[2]。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自然开口径路、下鼻道开窗径路和联合径路的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能够顺利摘除大多数囊肿,对有些囊肿,因为处在窦腔角落的位置,经单孔径路抓钳不易接近,或者囊肿导致上颌窦骨壁破坏吸收,病变侵犯翼腭窝者,仅从这几种径路较难完整摘除囊肿,所以我们根据术前CT、MRI等影像资料,灵活地个体化的选择手术路径,基本能够完成所有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而经犬齿窝双进路,可避免损伤鼻泪管和正常的鼻窦复合体结构,操作简单,手术时不用鼻腔黏膜麻醉,术后使患者免受鼻腔填塞之苦,损伤少,痛苦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好,适用于上颌窦囊肿的切除,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6.

      2 赵敏,甄泽年.“啄取法”功能性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11(4):200.

      3 王勇,梁武东.不同径路上颌窦囊肿手术168例.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0):952-953.

    ↑上一篇:耳鸣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估
    ↓下一篇: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中及术后应用洁尔阴冲洗液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