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毫米波疗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3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26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汤铭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88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毫米波疗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HBLⅡA型毫米波治疗仪,工作频率(42.19±0.2)GHz,波长 7 mm,功率密度5.7 mW/cm2,治疗36例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结果 治愈27例(75.0%),显效5例(13.9%),好转3例(8.3%),无效1例(2.8%),总有效率为97.2%。结论 毫米波疗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毫米波疗法;耳鼻喉科疾病

      The Analysis of Treatment for 36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by Millimeter Microwave

      Tang Ming

      (The 88th Hospital of PLA,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by millimeter microwave.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HBL-ⅡA Millimeter Microwave Physiatrics Apparatus. The working frequence was (42.19±0.2) GHz, and the wave length was 7mm, and the power density was 5.7mW/cm2.Results Twentyseven cases were cured (75.0%), and fiv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13.9%), and three effective (8.3%), and one not effective (2.8%).Conclusion Physiatrics for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by millimeter microwave is effective.

      Key words: Millimeter microwave physiatrics; otorhinolaryngological disease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低功率毫米波辐射治疗仪对生物组织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报道[1,2]已逐渐引起临床上的关注。我们应用长春志成公司生产的 HBLⅡA型毫米波治疗仪治疗耳鼻喉科疾病36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耳鼻喉科疾病36例,其中门诊病人32例,住院病人4例,男性12例,女性24例,年龄9~68岁,平均35.9岁。其中中耳炎12例,急慢性鼻炎、鼻窦炎17例,乳突炎l例,扁桃体炎、咽炎6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毫米波治疗仪,工作频率42.19±0.2 GHz,波长7 mm,功率密度为5.7 mW/cm2。治疗时治疗头垂直贴于患处,将病变局部置于中心位置,预定好治疗功率、时间后启动治疗。每次治疗20~30 min,1次/d,治疗次数5~20次,具体视病情而定。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①治愈:自觉症状及主要体征消失;②显效:自觉症状及主要体征基本消失;③好转:自觉症状及主要体征减轻;④无效:自觉症状及主要体征无明显改善。本组 36例中,治愈 27例,占75.0%,显效 5例,占13.9%,好转3例,占8.3%,无效1例(为过敏性鼻炎)占2.8%,总有效率为97.2%,平均治疗次数为6.5次。

      2.2 典型病例 例1,男,63岁。5岁时患副鼻窦炎引起左中耳炎、左乳突炎,先后用过多种治疗方法没有根治,导致鼓膜穿孔、脓汁外流,发生传导性耳聋。采用毫米波治疗,治疗头分别置于左侧乳突部、耳屏前方、鼻翼旁,各治疗10 min,每次治疗30 min,1次/d。经5次治疗乳突部压痛明显减轻,治疗10次后耳内脓液减少,鼻塞头痛症状减轻,经20次治疗后鼻腔呼吸通畅,耳内无脓性分泌物,炎症吸收。例2,男,40岁。头痛、鼻塞、流涕2个月,曾给予静脉输液、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后改用毫米波双侧鼻翼旁辐射治疗,每次30 min,每部位各15 min。治疗4次明显见效,8次后治愈。

      3 讨论

      耳鼻喉科疾病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全身抵抗力低下等引起的连锁反应症状。治疗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控制炎症发展,消炎、消肿、止痛。而毫米波是特高频率(30~300 GHz),波长为1~10 mm,强度很低的弱电磁波,对机体的穿透力很弱,产生非热效应。毫米波对含水组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能量可通过谐振导入体内,70%被表浅组织吸收,组织吸收能量后,可改变分子节反应,促使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酶等选择性吸收谐振能量,产生离子运动,引起组织细胞内化学成分改变,破坏或减弱细菌及其毒素作用,使组织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组织代谢加强,水肿吸收,致病物质排除,从而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本组36例耳鼻喉科疾病患者,采用了毫米波治疗,经5-20次治疗后,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7.2%,显示该疗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本治疗方法简便,病人无痛苦,治疗费用低廉。因此,采用毫米波疗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东鹰,肖正达,谢宇野,等.毫米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和胃电图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2):69-71.

      [2] 李雪平,陈景藻,杨 红.毫米波免疫学效应研究近况[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2):109-111.

    ↑上一篇:病毒与非病毒载体转染新生大鼠血管纹边缘细胞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可塑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