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9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06  浏览次数:648次

      作者:马万秋  作者单位: 天津,天津市红桥医院

      【关键词】 鼻内镜 微波 鼻出血

      鼻出血常由鼻、鼻窦及邻近部位的局部病变、颅面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1],治疗鼻出血的方法有很多,我科自2007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微波治疗鼻出血9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病例选择(1)门、急诊病例;(2)所选病例均排除颅面外伤、血液病以及传染病所致鼻出血;病例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在16~80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其中单侧鼻腔出血为87例,双侧鼻腔出血为3例;出血部位: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47例,鼻中隔后方出血5例,下鼻道出血1例,中鼻道出血19例,一侧鼻腔两个部位以上出血1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为48例,曾接受鼻腔油纱填塞治疗的15例,接受鼻腔微波治疗的9例。

      1.2 治疗方法 病人取坐位,先清除鼻腔内淤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可先用1%麻黄碱滴鼻液作用局部,再用2%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填塞鼻腔,5~10min后,让病人仰卧位,取出麻醉棉片,在鼻内镜下查找出血点,如出血点不明显,可用上述麻醉棉片轻轻擦拭可疑出血处黏膜,如血性渗出明显即可进行微波治疗,我科采用的是格兰德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W-92E型微波治疗仪,功率选择在29~35W,作用时间2~3s,如出血点在鼻中隔处,通常采用点状烧灼,如出血点在中鼻道内,通常出血量较多,视野不清楚,可将麻醉棉片填压于总鼻道后方,防止大量血液流入咽部,同时启用吸引器,中鼻道狭窄者可将中鼻甲骨折移位,以利微波探头伸入及开阔视野,采用点片状灼烧。治疗后嘱病人卧床休息2~3天,局部滴用复方薄荷石蜡油,口服维生素C,如烧灼面积较大,出血较多,可加用2~3天抗生素。血压高者应转内科继续治疗。

      1.3 治愈标准 以治疗1个月内未再发生相同区域出血作为治愈标准[2]。

      2 结果

      在90例病例中,一次性治愈为84例,随访病例37例,随访时间2~3个月,未有复发。有5例治疗后出现鼻腔发干,偶有少许血丝或粉色涕,经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达到治愈,有1例并发鼻中隔穿孔。

      3 讨论

      鼻出血门诊治疗的传统方法有烧灼法和填塞法,传统方法中采用化学药物烧灼要严格掌控剂量,电灼法如烧灼不当可致出血加剧;传统的油纱填塞加重病人痛苦,取出纱条时对黏膜损伤较大,有再出血的可能。近年来微波在耳鼻喉治疗中应用较广泛,其特点是加热部位均匀,深浅一致,无升温过程,作用范围局限,边界清楚,无焦痂、无出血,产生烟雾少,手术视野清晰[1]。在鼻内镜的引导下,更能较容易明确出血部位,在局麻下可以减少病人痛苦,达到省时、省力、准确、迅速止血,治疗后一般不需要鼻腔填塞。微波治疗过程应注意掌握好输出功率和作用时间,尽量减少烧灼面积,如果鼻腔双侧出血,尤其是位于利特尔区,局部黏膜糜烂,应慎用微波治疗,可采取分次治疗,避免两侧在同一位置烧灼,否则易造成鼻中隔穿孔。

      【参考文献】

      1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54.

      2 谢宏武,包小庆.隐蔽部位鼻出血的再认识与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4):282-283.

    ↑上一篇:鼻窦置换加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下一篇:HeNe激光、高流量吸氧及牛血去蛋白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