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脑神经病变及脑梗死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1-04  浏览次数:733次

    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脑神经病变及脑梗死1例报告作者:吴秀玲,卢宝全,张冬森,李永秋,马建国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现报告结节性多动脉炎(PAN)致脑神经病变及脑梗死1例如下。   【关键词】  动脉1  病例  女,51岁。因“视物成双、手、足麻木、消瘦5个月,左眼失明1个月”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于2006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视物成双,伴有两手、足麻木及双下肢膝以下轻微疼痛,曾住我院。当时查体:BP 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右瞳孔扩大(直径6 mm)、光反射消失,右眼上视、下视、内收均受限,右眼睑下垂。头颅MRI、DSA检查未见异常;血沉45 mm/h;肌电图示四肢神经源性损害。仅给予患者维生素B族治疗,住院5 d出院,1个月后右动眼神经瘫痪恢复正常,手足麻木有好转。患者于5月份出现食欲差、胃部不适,行胃镜、肠镜检查提示消化道溃疡; 7月份突然出现左眼失明,行眼底造影示左眼眼底动脉闭塞。患者病后呈进行性消瘦,体质量下降25 kg;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史,已绝经2年。查体:BP 185/110 mmHg,左眼失明,光反射消失,右眼光反射灵敏,构音不清,声音嘶哑,无吞咽困难,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活跃,左侧髌阵挛(+),双下肢病理征(+)。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血常规:红细胞3.60×1012,血红蛋白93 g/L。尿常规:隐血(+),尿蛋白(+)。肿瘤系列、肌酐、尿素氮、出凝血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血沉:54 mm/h。C反应蛋白(CRP):20.50 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血浆总蛋白52.7 g/L,白蛋白31.30 g/L,球蛋白22.50 g/l。HBsAb(+)。头颅MRI:两侧壳核及桥臂、右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及小脑半球胼胝体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CT血管成像(CTA):双侧颈内动脉岩骨段纤细,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及侧裂支局部狭窄,右侧为著,狭窄99%,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双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狭窄,双侧大脑前动脉纤细。诊断:PNA。给予泼尼松、硫唑嘌呤治疗1个月,病情明显好转。2  讨论   PNA主要侵犯中小动脉,以纤维素坏死为特征,常累及血管分支处,可累及人体任何器官,但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胃肠道和肾受累最常见。PNA的病理改变为中等大小动脉的非肉芽肿性的坏死性血管炎,血管壁有纤维素样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参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PAN的分类标准,本例患者有消瘦、肌痛、无力或下肢痛、单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炎,舒张压≥90 mmHg,HBsAb(+);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血沉增快,CRP增高,ANCA(-),血浆白蛋白下降、球蛋白正常。患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虽未行病理活检,但CTA显示脑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经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明显好转,也符合PNA。

    ↑上一篇:褪黑素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下一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1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