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纤维喉镜经鼻导入法和经口导入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1-10-13  浏览次数:686次

      作者:任俊宏,常新剑  作者单位: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关键词】 纤维喉镜;导入法;比较

      正常情况下,喉咽及喉部的结构两侧对称。梨状窝黏膜为淡粉红色,表面光滑,无积液。两侧声带为白色,声带运动两侧对称,杓区黏膜无水肿。多数患者可以顺利地接受间接喉镜检查,有的患者咽反射敏感,需要行口咽黏膜表面麻醉后才能完成检查,如经口咽黏膜表面麻醉仍不能顺利完成间接喉镜检查,则可选用纤维鼻咽喉镜。

      1 纤维鼻咽喉镜的优点

      镜体较轻,且可弯曲,检查时患者痛苦较小,对颈部有畸形和张口困难者,仍可顺利进行检查;操作简单,比较安全,可用于病重及年老体弱者;可观察到其他方法不能检查的部位,如:会厌喉面、前联合、喉室和声门下区;光亮强,可看清微小病变。

      2 纤维鼻咽喉镜导入法

      纤维鼻咽喉镜有两种导入方法,即经鼻腔导入法和经口导入法。经鼻腔导入法:先检查鼻腔,吸净鼻腔内的分泌物,选择鼻腔较宽的一侧进行表面麻醉,用浸有0.5%丁卡因或2%的赛罗卡因,或4%的可卡因溶液及含有少量肾上腺素的棉片,置于鼻腔底部。使患者头稍后仰,让多余的药液流向软腭。棉片在鼻腔底部保留15 min,然后用探针测试咽部是否恶心,一般只做鼻腔麻醉即可进行检查。若仍有恶心反射可用上述药液喷入口咽和喉咽部各3次~4次,每次间隔2 min~3 min。从鼻腔开始可以观察到中鼻甲、下鼻甲,中鼻道、下鼻道,总鼻道、鼻中隔、后鼻孔、鼻咽部(包括增殖体、咽鼓管圆枕及咽鼓管、咽隐窝)这些解剖结构,因为它可以经前鼻孔插入而检查鼻咽、口咽和喉咽及喉部,故纤维喉镜又称为纤维鼻咽喉镜,通过口咽到达喉咽。经口导入法:如遇鼻中隔呈“S”形偏曲,下鼻甲肥大、鼻息肉或鼻腔新生物、近期反复鼻出血、多脓涕者,主要检查舌根,喉部则以使用经口导入法为宜。选用上述麻醉药喷雾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一般咽喉部喷雾麻醉3次~4次,声门滴药或涂布1次~2次即可,每次间隔2 min~3 min。经口导入法可以直接观察舌根部、会厌舌面及会厌缘后,将镜前端略弯曲向上即可抬起会厌,观察会厌喉面、杓会厌襞、室带、喉室和声带,包括前联合和杓间区等。

      3 结论

      经鼻腔导入法表面麻醉时间长,较复杂,路径长,但经鼻腔检查可同时观察鼻腔、鼻咽部、舌根、喉部及喉咽的情况。镜体容易固定,纤维喉镜远端沿咽后壁插入时,咽反射轻,无舌体的干扰,操作方便。尤其适用于增殖体肥大引起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分泌性中耳炎,通过经鼻腔导入法可以直观看到增殖体大小和是否对咽鼓管口有压迫,比其他检查方法更有优势;经口腔导入法,表面麻醉范围小,时间短,较简单,观察范围为舌根、喉部及喉咽,经过舌后1/3咽反射敏感,易受舌体干扰,但路径短,所用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临床所需要检查的重点部位选择经口腔导入法还是经鼻腔导入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吴学愚.耳鼻咽喉科全书[M].第2版.《喉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下鼻甲注射得宝松对变应性鼻炎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下一篇:辛夷苍耳散加减治疗急慢性鼻窦208例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