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15例

    发表时间:2011-09-20  浏览次数:618次

      作者:黄玉宝,陈子祥,郝彩江  作者单位:300350天津市海河医院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对应用PDT的15例患者,对适应证的选择、手术的时间、操作难易、优缺点、器械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分钟,有1例损伤气管后壁,术后剧烈咳嗽,痰中带血。结论:PDT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过程安全可控、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旋转扩张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气管切开因损伤大、操作复杂等,不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PDT自1985年被Ciaglia[1]等应用于临床后, 经过多年的改进,已经日趋成熟。由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我科2008年2月~2009年3月先后为15例患者实施了PDT,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3月收治危重患者15例,9例为重型颅脑损伤,呈昏迷状态;3例为呼吸衰竭;3例为呼吸心跳骤停;年龄27~70岁,平均36岁。其中5例已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术前观察气管切开区域内均无急性感染、手术或恶性肿瘤浸润。

      方法:患者取常规气管切开体位,颈前皮肤消毒铺巾。术者位于患者右侧,助手位于患者左侧。用2%利多卡因于第2、3气管环处的颈前皮肤逐层行局部麻醉。术者持带套管的穿刺针,沿中线于气管第2、3环间垂直穿刺进入气管腔,觉有明显落空感,用空针回抽可见气体。此时将穿刺针略指向足端,固定住套管并拔出穿刺针,将J形导丝经套管导入气管腔内,保留导丝长度约10cm,去除套管。固定导丝,术者经穿刺点做颈前08~10cm的水平皮肤横切口。将旋转扩张器放入生理盐水中10~15秒以活化其表面的亲水材料。以导丝作为引导,用浸过水的旋转扩张器顺时针方向扩张气管造口,逐步旋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壁。应注意是像拧螺丝一样地慢慢旋入。旋进时助手应不时抽动导丝,确认导丝可以自由活动,以免扩张器抵住气管后壁造成损伤。当扩张器螺纹最宽处进入气管腔后,再旋进时阻力减少,此时可以将其逆时针旋出。将气管套管配合引导器沿导丝插入气管腔,撤除导丝及引导器,固定气管套管。

      术中及术后观察[2]:Ⅰ度:没有做任何止血处理;Ⅱ度:伤口需敷料加压止血;Ⅲ度:需手术干预的出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15例患者均为Ⅰ度,没有做任何止血处理。

      结 果

      1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分钟,手术单人操作即可,操作简便。其中1例术后2天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考虑损伤气管后壁,不除外操作过程中损伤无名静脉,血液流至气管内造成患者咳嗽、痰中带血,没有进行特殊处理,自行好转。

      讨 论

      1955年Sheldon提出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概念[3],常用的PDT方法有4种:最初的逐步扩张法(Ciaglia法)、单步扩张法(改良的Ciaglia Blue Rhino法),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喉气切法(Fantoni法,TLT)。

      适应证较为广泛。禁忌证为:①甲状腺肿大者;②不能确定解剖标志者;③气管切开区域内有急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浸润;④极度的循环衰竭[4];⑤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⑥年龄在16岁以下者。

      PDT优点主要有:①局麻时对气管进行表面麻醉,对病人生命体征影响相对小;②手术时间短,从局部麻醉到气管套管置入平均约需8分钟;③手术过程中出血均很少,当旋入扩张器时,出血往往自行停止[5];④颈前窦道与气切套管接合紧密,极少发生伤口感染;⑤拔除气管套管后切口愈合快,愈合后皮肤瘢痕小;⑥操作简单,床旁即可完成。

      PDT也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9%~14%[6],气管后壁损伤及软骨环骨折是PDT技术最为严重的技术相关性并发症,除此之外还有穿刺入胸膜而导致严重出血、气胸、皮下和纵隔气肿等。

      PDT操作虽然简单,但仍然有一些技术要点:①一定沿中线穿刺,确认已进入气管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②旋入扩张器时,其方向略指向足端,并使其尖端不直对气管后壁,从而减少后壁损伤的几率;③旋入扩张器时,第一助手应不时检验导丝是否能在扩张器中自由滑动;④在旋进时不可一味下压,当感觉阻力较大时,可逆时针稍旋出一些,再顺时针旋入;⑤在操作过程中,助手一定固定好导丝,使其一直处于气管腔内。

      器械改良建议:在套管送入气管过程中,由于套管口径过大、造瘘口回缩、引导器与气管套管口衔接不紧密,在二者送达气管前壁时容易卡压在在气管造瘘口外侧,致套管送入困难,增加套管气囊的损伤率。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增加引导器与气管套管的结合程度,或引导器头端制成与内套管相似的型号,易于引导器与套管顺利进入气管。

      【参考文献】

      1 Ciaglia P,Firsching R,Syniec C.Elective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A new simple bedside procedure;preliminary report.Chest,1985,87:715-719.

      2 Frova G,Quintel M.A new simple method for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controlled rotating dilation;A preliminary report.Intensive CareMed,2002,28:299-303.

      3 Johnson JL,Cheatham ML,Sagraves SG,et al.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a comparison of single-versus multiple-dilator techniques.Crit Care Med,2001,29(6):1251-1254.

      4 钟贞,肖水芳,沈泓,等.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4):258-261.

      5 李建伟,孙世中,张赛,等.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5):384-386.

      6 OshinskyAE,Rubin JS,Gwordz CS.The anatomical basis for post-tracheotomy innominate artery rupute.Laryngoscope,1988,88:93.

    ↑上一篇:耳带状疱疹6 6例分析
    ↓下一篇: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