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型减压病昏迷患者32例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0  浏览次数:1038次

    作者:孙志勇,李学文

    【关键词】  昏迷

      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由于潜水渔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潜水安全规则,致使急性减压病发病人数增多,发病程度加重。急性减压病可表现多种症状,脑型减压病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以昏迷病人最为危重,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常常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1998年5月~2004年10月共收治脑型减压病昏迷病人32例,通过积极救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5(29.2±5.8)岁。其中10例经过短期培训,22例未经过正规培训,潜水工龄15天~30年。潜水装具为管供式和自携式轻潜水装具,潜水深度20~52m,单次潜水时间0.5~2h,多数反复潜水2~10次,水下工作总时间2~8h不等。因供气中断放漂出水15例,未按规定减压不当出水17例。出水后30min内昏迷26例,30~60min内昏迷6例。

      1.2 主要症状和体征 32例病人来院时均呈程度不等昏迷状态,其中血压下降至60/40~0mmHg者20例,呼吸困难者10例,呕吐者15例,尿潴留或尿失禁者25例,肢体抽搐或弛缓者22例。双瞳孔不等大或散大者21例,单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或未引出者18例。

      2 治疗方法       2.1 所有来院病人首先应明确诊断,尤其注意与肺气压伤鉴别。按常规急救,尽快稳定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根据病情给予呼吸兴奋剂和升压药物治疗,针对躁动、抽搐者给予镇静药物治疗。迅速做好进舱加压治疗前准备工作,并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签订协议书,必要时医护人员陪舱以便及时处置病人。      2.2 全部病人均进行空气再加压治疗,其中8例采用前苏联减压病加压治疗表Ⅱ方案 [1] ,治疗压力0.6mPa(本文表述均为绝对压),减压总时间25h34min;21例采用上述表Ⅲ方案,治疗压力0.8mPa,减压总时间30h47min;3例采用上述表Ⅳ方案,治疗压力1.1mPa,治疗总时间38h35min。各方案在减压至0.28mPa以下时,间歇附加吸氧,各站停留时间不变。      2.3 加压治疗后住院患者还给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HBO治疗方案是:0.2~0.25mPa压力下,每次吸纯氧80min,中间吸舱内空气10min,每日1次,本组病人最少做12次,最多做60次。      2.4 根据病情需要,在加压治疗中及治疗后,适时给予抗凝、抗炎、脱水、神经细胞营养药物治疗,辅以针灸、电疗、活血化瘀、功能锻炼,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3 疗效标准及治疗效果       我们参照总后勤部卫生部1987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 制订了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未留后遗症;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留有轻度后遗症;死亡。      结合上述标准,本组病人经综合治疗后,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4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着管供式轻潜水装具下潜约30m捕捞海产品,共反复潜水3次,水下工作总时间约80min,因机械原因致使供气中断放漂出水,约2min后即昏迷不醒,伴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无咯血及口鼻涌出血性泡沫样分泌物。约40min后被送至我院,当时查体见:血压测不到,心率140次/min,呼吸浅速,处于浅昏迷状态。全身皮肤多处出现大面积瘀斑,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右上肢及双下肢肌力0级,左上肢躁动,双巴彬斯基征未引出。诊断:(1)急性脑型减压病;(2)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治疗,同时静脉快速补液,呼吸渐平稳,血压升至100/60mmHg时,在他人陪护下行空气再加压治疗,采用前苏联减压病治疗表Ⅲ方案,舱压升至0.65mPa时患者苏醒,加压治疗同时给予抗炎、改善微循环、脑细胞营养等药物治疗,约32h后出舱时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因治疗脊髓型减压病住院25天,达临床治愈出院。

    5 讨论       据有关文献介绍和临床观察显示,潜水减压病中以脑型减压病为重,常常因氮气泡累及生命中枢和重要血管危及生命。脑型减压病昏迷病人,经常伴有呼吸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水肿的发生,如治疗处理不及时,病情很快可演变成不可逆状态。因为减压病的病因治疗是空气再加压治疗,所以当病人来院时应迅速完善准备工作,待呼吸、循环有所改善后,尽早行加压治疗。由于我院距潜水人员作业现场较远,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加压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本组病人中死亡4例,均与来院治疗不及时有关。临床观察发现,急性脑型减压病只要及时进行正规加压治疗,治疗方案选择正确,后期治疗疗程充分,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脑组织的修复功能要远好于脊髓组织。另外,在患者来院途中,选择正确体位,充分利用常压吸氧、补液及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为随后的加压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龚锦涵.潜水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203-206.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91.

    ↑上一篇:颅脑复合伤致死1例
    ↓下一篇: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