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外切缝内扎注治疗混合痔76例

    发表时间:2011-08-29  浏览次数:551次

      作者:贾智宏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肛肠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 目的: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疼痛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方法:对76例混合痔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注的术式治疗。结果:治愈时间10.1±2.4天,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术后观察及5~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肛门狭窄、排便困难、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论:该术式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符合痔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混合痔;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注;消痔灵注射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痔治疗效果,目前在传统的外剥内扎、硬化注射和套扎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手术方式,如保留齿线的内扎外切术式、外剥内注加结扎术式、吻合器环切等术式治疗混合痔。我科近两年采取内痔硬化注射加“8”字缝扎、外痔切除缝合治疗混合痔7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40例混合痔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观察组76例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月~26年。76例均有排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其中42例便后可自行还纳,34例需用手还纳,其中12例肿物还纳后,肛缘外仍有明显痔核;17例伴有血栓形成,39例伴有出血;76例中均未合并肛裂和肛瘘。对照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1月~19年。64例中均无合并肛裂和肛瘘,其它病情与观察组相似,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术前一天清洁肠道,口服抗生素。采用骶麻或局麻,取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扩肛到3~4指,探查痔核位置、大小,合理选择内扎和外切的位置(一般多选3、7、11点母痔区)。再次碘伏消毒后,用1∶1消痔灵注射液对相应内痔作两步硬化注射,直到痔核黏膜苍白。注射后用手指轻揉按压隆起的内痔,然后用血管钳沿基底部夹起内痔,用7号线“8”字缝扎内痔,先结扎上段内痔,结扎时轻轻松开血管钳,待结扎紧后再次夹紧血管钳,然后再在齿线上方3mm左右结扎下段内痔。“8”字缝扎内痔后,剪去结扎线上部分内痔约1/3~2/3。处理完内痔后,外痔根据情况行放射状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切口上端距齿线不少于0.5cm。剥离皮下曲张静脉团和血栓,痔和痔间保留好皮桥,修剪皮缘后用“1”号线缝合外痔切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换药熏洗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采用注射加外剥内扎术。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手指扩肛可容3~4指。用1∶1消痔灵注射液对相应内痔作两步硬化注射,直到痔核黏膜苍白,根据内外痔部位用弯钳提起外痔做尖端向外的V形切口,向上剥离外痔到齿线上内痔处,用弯钳夹住内痔基底,用7号线“8”字缝扎内痔切除多余痔核,痔与痔间保留正常皮桥,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换药熏洗直到创面愈合。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以创面皮肤覆盖为标准,观察组疗程10~18天,平均10.1±2.4天治愈。对照组疗程12~21天,平均15.9±2.1天治愈。两组治愈率均为100%。见表1。

      2.2 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疼痛积分标准,0分:无自觉疼痛;1分:肛门疼痛轻,不必处理;2分:肛门疼痛,无明显痛苦表情,服一般止痛药可缓解;3分:肛门疼痛严重,痛苦表情,需服用吗啡类药物方能缓解。评分结果:观察组1分以下21例,2分38例,3分17例,平均2.39分;对照组1分以下0例,2分30例,3分34例,平均2.53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行t检验 P<0.05

      2.3 术后情况 观察组76例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均8天拆线。术区疼痛较同期行外剥内扎手术的患者明显减轻,术后肛门下坠疼痛3周后消失。无二次手术,无术后大出血,全部一次性治愈,术后5~15天出院,平均8.1天。经术后观察及6~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肛门狭窄、直肠黏膜外翻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未发现复发。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齿线及肛管上皮在临床上非常重要,这个区域的组织结构特殊,神经感觉相当敏锐。齿线是肛门神经反射及肛门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它能够准确地分辨出直肠内容物的性质,能作出特定的反射效应。如果严重损伤齿线、过多破坏肛管上皮,可造成感觉迟钝、排便反射减弱,甚至导致感觉性排便失禁。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手术方法,但因其破坏齿线,同时切除肛管皮肤易引起术后肛门剧烈疼痛、切口皮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内痔一次结扎组织较多,在坏死脱落时有时出现大出血。因此临床上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对手术方式不断改进,进一步保护肛门功能以及肛门正常结构。遵从痔的治疗原则,既无论何种手术方式都应不破坏或尽量少破坏肛垫组织,不要破坏过多的肛管皮肤,尽量保留更多的正常组织和肛垫[1]。

      根据上述治疗原则,我们采用内痔注射加“8”字缝扎、外痔切除缝合治疗混合痔。内痔注射可进一步使痔的血管萎缩,同时使肛垫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下滑。“8”字缝内痔可以上提肛垫,不使其下滑,可消除痔脱出症状,同时减少结扎组织,减轻疼痛,减少组织坏死脱落时的出血。外痔切除缝合保留了齿线,能尽可能少地影响肛门功能。外痔剥离后创面开放,引流通畅,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有条件地采用缝合方法,稀松间断缝合呈半敞开状态,可保证引流,缩短愈合时间[2]。该手术方法同时也保护了肛管皮肤,有效地避免了肛门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发生。该术式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符合痔的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 喻德洪,杨新庆,黄筵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1,38(12):1.

      [2] 李慈春,熊亚星,谢坚.剥扎注射加部分缝合术与剥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比较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25(3):29.

    ↑上一篇: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77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