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24  浏览次数:677次

    作者:赵虎威 蒲晓莉 王贤德 刘哈平 高国栋    作者单位:1)陕西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咸阳 712000 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 71003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肿瘤19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11例,空蝶鞍2 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 全切肿瘤18例,大部分切除15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恢复良好34例,轻残2例,死亡2例。 结论 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是处理鞍区病变的极佳手术径路。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和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结构,经翼点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翼点入路;鞍区病变;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手术是治疗此区肿瘤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但由于鞍区固有的解剖特点使该区肿瘤的切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自199710~200908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2~63岁,平均42岁。其中垂体腺瘤肿瘤19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11例,空蝶鞍2例,蛛网膜囊肿1例,以视力障碍为主起病28例, 以颅内压增高三主征起病3例, 以内分泌功能障碍起病7例。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肿瘤均位于鞍区,肿瘤最大径在3.8~6.7cm。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在插管全麻下手术,仰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头高于胸部,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按Yasargil翼点入路[1]或改良翼点入路[2]开颅,左侧开颅9例,右侧开颅29例。去除颅骨骨瓣,咬除蝶骨嵴,在骨窗的中部以蝶骨嵴为中心,弧行切开硬脑膜悬吊。在显微镜下开放外侧裂池释放脑脊液,从眶下额叶眶回抬起额叶进入鞍区,解剖视交叉池、颈动脉池等脑底诸池, 探察视交叉前、视神经外侧、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和终板, 对于实质性肿瘤,从这些间隙将推移明显或突出的肿瘤分离,先切开肿瘤行囊内取瘤, 随着瘤体的缩小, 从肿瘤表面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面即蛛网膜下腔仔细分离, 电凝供应肿瘤的血管, 避免损伤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其发出到下丘脑结构和前穿支部位的穿通动脉。在分离肿瘤的后下部分时, 应避免损伤垂体柄, 尽量保证其结构的完整,分块切除肿瘤, 争取达到肿瘤全切;对于囊性颅咽管瘤,尽量全切囊壁,瘤腔可放置欧姆氏囊;蛛网膜囊肿和空蝶鞍先行切除囊壁,可行肌肉填塞,术毕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以清除残存的肿瘤碎屑,然后放置引流,常规关颅。

      2 结果

      38例均获得良好的病变显露并能较方便地处理。全切肿瘤18例,大部分切除15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恢复良好34例,轻残2例,死亡2例。术后尿崩6例,其中4例患者于术后3周内基本恢复,1例约在2个月内恢复,1例半年后恢复;28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术后改善明显者21例,6例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术后无变化;内分泌功能障碍7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术后术区瘤腔渗血3例,意识障碍1例;额纹消失1例,半年后逐渐恢复;切口均愈合良好,无1例脑脊液漏的发生。

      3 讨论

      鞍区位于颅底,包括鞍内、鞍上、鞍后和鞍旁区, 毗邻视神经、视交叉、Willis动脉环、脑干、下丘脑等重要生命结构[2]。此区常见的肿瘤类型为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等, 多数为良性, 极少数为恶性, 若能手术全切, 病人可获得彻底的治愈。但该区肿瘤的切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特别对于复杂的鞍区肿瘤来说尤其如此[1,3]。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占鞍区肿瘤的大多数。典型的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障碍和视力、视野障碍。颅咽管瘤占鞍区肿瘤的第2位, 是从胚胎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 界线分明, 若能全切, 可望彻底治愈。鞍区脑膜瘤主要包括鞍结节脑膜瘤、鞍隔脑膜瘤、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由于肿瘤有丰富的血供, 与颅底硬膜粘连紧密, 多数压迫、推移甚至包绕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因此切除难度极大[4]。对各种鞍区占位病变, 均能有效切除。如果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紧密, 难以分离,部分切除肿瘤, 剩余肿瘤术后行放射治疗补救,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组肿瘤大部分切除及部分切除的20例患者手术后均进行伽玛刀治疗。

      经翼点入路最适用于鞍上、鞍前、鞍旁和鞍后的病变, 还适用于前颅底和蝶骨嵴病变, 它利用外侧裂作为自然解剖间隙, 以对脑组织的最轻牵拉, 达到对鞍区、前颅凹、中颅凹以及上斜坡等颅底广泛部位进行探查; 通过解剖鞍区脑池后可广泛显露鞍区的四个间隙,同时可显露同侧和对侧前颅窝底、同侧眼眶、鞍区、鞍旁、海绵窦、脚间窝、上斜坡等;同侧中颅窝和颞叶基底区, 甚至能显露整个Willis 环[5];对鞍区各重要结构如垂体柄、下丘脑、视交叉、视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叉、以及各穿通动脉等可在直视下保护;通过切开终板, 可清楚显露鞍旁、鞍后区域以及第三脑室前部的病变;通过磨除蝶骨嵴消除其“骨檐效应”,视野可以广泛覆盖鞍区[2]。

      术中术后应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如面神经额支损伤,可采用皮瓣和颞肌全层切开,无需游离颞肌筋膜,从而减少损伤几率;下丘脑损伤常见脑垂体瘤和颅咽管瘤术后,本组出现尿崩6例,昏迷、死亡1例,均因开展此类手术早期,解剖结构和显微技术不熟练或术中过分追求全切肿瘤而导致;因瘤腔渗血形成血肿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或伴有下丘脑损伤出现3例患者术后意识障碍,虽经脑室外引流等积极抢救,仍导致2例轻残,1例死亡的不良预后,故应重视术中止血。只有熟练掌握显微解剖结构和显微技术,辨别重要结构,轻柔操作,才能利用翼点入路所创造的良好暴露,争取获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孙亚邓,陈飞,苏亦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819.

      [2] 占双凤. 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复杂型鞍区肿瘤27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1617.

      [3] 朱贤立. 颅咽管瘤全切除显微技术[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 5:36.

      [4] Parkinson D. Lateral sellar compartment OT (cavernous sinus):history, anatomy, terminology[J].Anat Rec,1998,251 (4):486490.

      [5] Kim JM, Romano A,Sanan A,et al. Microsurgical analomic features and nomenclature of the paraclinoid region[J].Neurosurgery,2000,46 (3):670682.

     

    ↑上一篇:CXCR4和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下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52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