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肛周封闭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0-26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李洪波,吴美然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

      【摘要】 目的:观察肛周封闭疗法在肛门瘙痒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诊断为肛门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前者采用封闭疗法,后者采用皮炎平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封闭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封闭疗法,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常见病,病程迁延,经久不愈。该病多发生于20~40岁,青少年较少见,生性安静的人多易患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瘙痒,多为阵发性,夜间较重,肛门皮肤粗糙,弹性差,光泽消失,不同程度的肛门皱襞肥厚,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的苔藓样改变。亦有辐射状皲裂、浸渍或继发湿疹样变。为探讨肛门瘙痒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肛周封闭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6~68岁,平均(30.6±3.2)岁;病史0.5~20年,平均3.8年。对照组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7~72岁,平均(31.8±2.8)岁;病史6个月~22年,平均3.9年。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瘙痒,局部表现为皮肤潮红,皱襞肥厚,苔藓样变,抓痕,糜烂等,其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封闭疗法: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肘膝位,肛周常规消毒铺巾,取2%亚甲蓝2 ml,加入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100 mg,0.9%NaCl溶液10 ml,配制成长效止痛液,呈扇形均匀地注射于肛周病灶下,以病灶处皮肤略见蓝色为宜,注射完后轻揉注射部位,使药液充分吸收,并压迫针孔防止药液外渗,注射后肛门部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药物注射时不可过深或过浅,以免引起皮肤坏死,或疗效不满意,甚至引起肛门周围脓肿。肛门部有炎性反应者,不可注射。此外,注射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每周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皮炎平法:用三九皮炎平软膏直接外涂患处,1次/d,2周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2.2 两组疗效比较。

      2.3 随访:治疗组一次性治愈36例,一次性未愈者1周后再次治愈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术后经1~2年随访,只有1例因饮食原因而复发,但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再次封闭治疗后仍有效。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10例,1年后复发5例,症状及体征也较前减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门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局部瘙痒症和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虽不十分明了,但通常认为,表皮内和真皮浅层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受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后导致局部组胺、激肽和蛋白质分解酶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并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冲动,传至大脑皮质感受区引起痒觉,并认为与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如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寄生虫及药物等;局部因素主要有肛门皮肤病及肛门直肠病,如继发于痔、瘘、肛裂、肛窦炎、肛门湿疹等疾病。此外,还与过敏因素、辛辣食物刺激、各种局部刺激、肛周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异常等有关。三九皮炎平中含醋酸地塞米松,可以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降低其通透性;抑制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稳定溶酶体膜等,达到止痒、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故局部外用能够有效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性的反应,从而达到消炎脱敏的目的。但三九皮炎平主要成分为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易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

      肛门皮肤比较薄弱,缺乏强韧的角质层,神经末梢丰富,对刺激有较强的敏感性。瘙痒是由皮肤浅层末梢神经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的痛觉神经细胞纤维兴奋所致,这种感觉使患者产生难以抑制的搔抓,形成瘙痒与搔抓的恶性循环[2]。亚甲蓝轻度可逆性的损伤神经末梢的作用,与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神经髓质受到损害,直接阻碍神经纤维的电传导。亚甲蓝还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膜电位,从而影响其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亚甲蓝可逆性损害神经髓质,而新的髓质需要30 d左右的修复期感觉才能恢复,故能长效止痛[3]。但在起效前约有4 h的过渡期,此时可有烧灼、疼痛及异物感,逐渐转为麻木、无痛,利多卡因作用快,对神经末梢通透性强,可维持2~3 h,可填补亚甲蓝镇痛空白期,起到早期镇痛作用,并消除亚甲蓝刺激局部而产生的灼痛。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稳定溶酶体膜,从而达到止痒、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维生素B1能提供神经组织所需要的能量,防止神经组织萎缩和退化。但亚甲蓝皮下注射有引起皮下坏死性脓肿的危险。笔者认为,预防坏死性脓肿的发生,亚甲蓝小剂量、低浓度是关键。笔者采用配制后0.2%浓度2 ml,治疗组中无发生坏死性脓肿的病例。

      我们对9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分别用肛周封闭疗法和三九皮炎平软膏治疗,结果表明三九皮炎平软膏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肛周封闭疗法,而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于肛周封闭疗法。所以采用肛周封闭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提示,治疗中还应去除各种可能诱发加重病情的不良刺激,同时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2] 张群破.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皮肤病153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17(3):60.

      [3] 俞宝典,孙 炼.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周术后应用的对比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9,19(11):20.

    ↑上一篇:不同来源肝干细胞的分选方法
    ↓下一篇: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