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小儿重症肺炎并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23  浏览次数:686次

    作者:李淑君 唐义丽 冯自威    作者单位:河南漯河市中医院儿科 漯河 462000   【关键词】  重症肺炎;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

      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缺氧、酸中毒和肺血管源性介质分泌增加,引起脑循环障碍,可导致中毒性脑病,早期防治是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中毒性脑病患者4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1岁24例,~ 25岁18例。诊断标准[1]:(1)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6版儿科学。确诊为重症肺炎后出现下列临床症状与体征者可考虑为中毒性脑病。(2)烦躁或嗜睡、双眼上翻、凝视、斜视。球结膜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前囟隆起。昏迷、反复抽搐(排除低钙性及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枢性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呼吸停止。脑脊液检查,除颅内压增高外,其他项目均正常。脑CT或MRI提示脑水肿(除肺炎低钠性脑水肿外)。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儿均有肺炎症状,体征如: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肺部听诊口罗音外,突出表现在神经系统方面,其中:嗜睡20例,烦躁22例,反复抽搐15例,浅昏迷8例,呼吸衰竭2例,巴宾斯基征(+)4例,颈项强直38例,肢体障碍1例,凝视、落日眼11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20×199/L 30例。WBC<40×199/L 16例。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大小片状阴影39例。40例均做脑脊液检查;35例测脑脊液压力均大于正常值,平均值为:148kPa,外观透明,细胞数均<10×109 /L 潘化试验阴性,氯化物、蛋白质质量均正常。

      14 治疗与转归 本组40例均采用综合疗法,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保存呼吸道通畅、吸氧、镇静、止痉,液体按保持患儿轻度脱水状态,同时积极降低颅内压,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三联脱水治疗。脑水肿重者,加用白蛋白,7例昏迷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全组痊愈31例(775%),好转7例(175%)自动出院1例(25%),死亡1例(25%)。

      2 讨论

      中毒性脑病是重症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早期诊治至关重要。当小儿肺炎表现面色发灰、嗜睡、烦躁、呼吸困难、发绀加重、呕吐等,应警惕中毒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反复抽搐时,应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做出临床诊断。呼吸节律不齐或瞳孔异常改变,即可初步诊断,再行腰穿,做脑脊液检查或头颅CT及MRI检查可确诊。

      在重症肺炎极期,因气体交换障碍而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组织代谢障碍,神经细胞ATP供应不足,Na+-K+ 转运功能降低,引起Na+ 内流,K+ 外流,Ca2+内流,神经细胞及血管周围水钠潴留,发生弥散性脑水肿;此外肺炎致病菌及其毒素也可致脑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血管源性与细胞毒性脑水肿;在病变过程中,氧自由基也可加重脑水肿。

      重症肺炎并中毒性脑病治疗,除抗感染及综合疗法外,对于颅内水肿的处理,是采用小剂量甘露醇025~05g/(kg·次),呋塞米针1~2mg/(kg·次),地塞米松针05~1mg/(kg·次)合用的方法。可迅速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降颅压迅速,呋塞米则抵消了甘露醇增加心肺负荷的不良反应,地塞米松能减少炎症渗出,稳定细胞膜,保护溶酶体,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脑脊液的生成,抑制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且地塞米松降颅压持续性弥补了甘露醇作用短暂的不足。白蛋白虽然脱水效果良好,但价格昂贵,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宜推广。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使β-内啡肽不能和吗啡受体结合,能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阻滞Ca2+内流,清除氧自由基,适用于昏迷患儿。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121823

     

    ↑上一篇:腰穿置管脑脊液引流与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
    ↓下一篇:健康指导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