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肠梗阻3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08  浏览次数:520次

      作者:王君  作者单位:宁夏彭阳,彭阳县医院外一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手术,肠梗阻

      本院自2004-2007年收治手术后肠梗阻32例,应用禁食、营养支持及中药、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0~68岁,平均43.2岁。原发病及手术类型: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穿孔修补术、腹外伤、结肠癌、阑尾穿孔。

      1.2 表现及体征 全组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及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或术后肠功能恢复延迟。发病时间在术后5~28天,平均15天。重度腹胀13例,轻度腹胀8例,全部病例均无肠型和蠕动波。15例有不同程度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均有减弱。腹部X线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气平面,20例有明显的肠腔积液。腹部B超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相对固定的影像。CT检查15例表现为不全肠梗阻、小肠壁广泛水肿、粘连、肠腔积液及肠管炎性渗出。

      1.3 治疗方法 (1)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每天按(105~125)kJ/kg补充热量,给予糖脂1:1,热氮比105:1,适量增加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或脂溶性维生素。(2)给予生长抑素剂,如善得定、思他宁,依据各自药效制订用药剂量,可皮下注射,可静脉注射给药。视症状缓解情况应用2~3天。(3)待病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后应用中药活血补气润肠剂;川朴15g,木香15g,赤芍15g,番泻叶15g,乌药15g,桃红15g,莱菔子20g,芒硝10g,生大黄10g,煎汁200ml,分2次胃管注入,每次注入后夹管4h,逐渐增加肠内营养。(4)应用中药的同时用生长激素4.5U每天2次,连续应用7天左右。

      开始治疗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尤其注重腹部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的机械性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征象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2 结果

      30例经治疗后痊愈,2例病人应用药物缓解后又出现炎性梗阻症状,经再次用药后数天缓解治愈。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1/5,此类肠梗阻并非少见,应引起注意。

      3.1 临床特征 (1)多见于手术操作范围大、出血多、创伤重、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例。(2)从本组病例来看,多发生在术后5~7天,往往已排气、排便,进食后出现梗阻,且症状呈逐渐加重状态。(3)这类肠梗阻腹胀明显,肠鸣音弱,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长。(4)炎性肠梗阻症状表现典型,多数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引起,均为无菌性炎症。(5)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病程一般在10天左右,本组2例病程达25天。

      3.2 治疗方法 如诊断明确,应先保守治疗:(1)禁食水、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平等紊乱,缓解腹胀,改善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胃肠道积气及消化液积聚,减轻肠壁水肿,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内、肠外炎性渗出。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腔内液体潴留,以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2)待2~3天后用中药活血补气润肠剂及少量肠内营养自胃管注入。中医学认为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本方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增加肠袢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及抑菌、抗感染的作用。经中药鼻饲之后,多数病人可自排便,这时加生长激素,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肠管蠕动、保持肠道黏膜完整性,预防肠源感染。本组32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随诊6个月至1年,无梗阻复发。

    ↑上一篇: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肩周炎79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