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次数:531次

      作者:张琳娜,刘岩,贺宇宏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依从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急性期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1 w后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3~6月〔1〕,是目前较正规的治疗方法。但用药时间长、繁琐,一旦不能很好地执行,预后就会受影响。本文拟对在我院住院治疗出院接受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下肢DVT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全程用药督导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7月-2006年10月,经多普勒或B超确诊为下肢DVT,在我科住院治疗,出院接受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能自愿、自行填写量表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男25,女20)例,年龄19~81(43.6±7.5)岁,使用华法林40例,使用阿司匹林5例;干预组51(男27,女24)例,年龄23~79(42.9±8.1)岁,使用华法林43例,使用阿司匹林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用药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健康宣教外,还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

      1.3 护理干预措施

      对干预组患者设立档案,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较高健康教育能力的护士负责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用药督导。具体措施有:实施就医环节管理,由专科护士接诊,实施“一条龙”服务;发放病情记录卡,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支持;电话随访1次/月,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并交代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正规用药、按时复诊、定期检查;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及心理护理;进行抗凝全程督导及病情出现反复时的心理支持。

      1.4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均于抗凝治疗6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遵医行为测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由2名以上专家审定,内容包括按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避免久站及卧床时间过长、定期复查、坚持穿循序减压袜等5项遵医行为。能执行5项者界定为完全遵医;不能完成任何一项内容者界定为完全不遵医;不完全遵医介于两者之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

      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1)。

      2.2 用药不依从的原因调查

      96例患者中用药不依从者占54例,主要原因是对疾病认识不足和缺乏用药监督。两组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差异不显著(均P>0.05)。

      3 讨 论

      遵医行为即病人在求医后其行为(核查、服药、饮食、治疗等)与临床医嘱符合程度〔2〕。下肢DVT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并发症的缓慢出现,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疾病也容易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另有一部分患者在遵医行为方面存在各种困难,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不能严格遵医。

      本调查显示,虽然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系统健康教育,但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仍不理想。患者用药不依从主要是对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症状好转或无自觉症状或怕麻烦,就擅自停药。其次是患者缺乏用药监督,忘记用药,尤其是≤20岁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监督用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提示医护人员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电话随访间隔时间缩短,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参与治疗,从根本上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心理压力大,对治愈不乐观,抗凝治疗时间长,就诊不方便,经济拮据等也是不遵医的原因。这就提示医护人员在抗凝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用廉价高效的药物,就诊不方便的患者可电话预约,合理安排复诊时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往返。本调查在随访中观察到,患者中途停药最易发生在出院后2月,干预组中曾有6例患者在使用华法林2个月左右,因药物吃完或自认为病情稳定而停药,在经随访发现后,如及时对患者加以劝导,则可使其按医嘱顺利完成疗程。

      采取有针对性的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符合医患间“共同参与模式”,实行定期随访,全程用药督导,加强了患者对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总体上对降低静脉血栓后综合征,防止血栓复发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汪忠镐,张 建,谷涌泉.实用血管外科与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35.

      2 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8.

    ↑上一篇:贝朗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应用
    ↓下一篇: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