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10-03-27  浏览次数:662次

      作者:刘翠红 关凤枝 杨文霞    作者单位: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关键词】  产后抑郁;心理分析; 护理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为了对产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601~200802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650例(其中剖宫产250例,正常产400例),年龄20~39岁。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3分,高于53分记为有抑郁症;Zung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0分,高于50分记为有焦虑证。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生育方式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 650例产后患者,抑郁410例,发生率63.08%;焦虑350例,发生率36.92%;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生育方式不同,抑郁焦虑发生率也不相同。剖宫产患者产后出现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产患者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4.132,P<0.05)。见表1。表1 生育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2 不同文化程度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文化程度越高,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0.12,P<0.05)。见表2。表2 文化程度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3 不同职业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农民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低,其次是工人,而干部最高(χ2=10.47,8.66,P均<0.05)。见表3。表3 职业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4 年龄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不同年龄产妇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高龄产妇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较高,非高龄产妇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较低(χ2=10.54,8.23,P均<0.05)。见表4。表4 年龄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3 讨论

      本组结果发现半数以上妇产科生育患者产后会有抑郁、焦虑的产生。这种焦虑和恐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前后体内各激素之间的比例发生改变,内分泌功能的不平衡,这可能是产后抑郁重要的促发因素。此外,心理因素上如厌恶妊娠、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担心婴儿抚养等种种问题,也可能为诱发因素。再者,产妇的个性也是此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好胜、责任感强及神经质性格。多数出现抑郁症状的产妇害怕生育对身体的创伤与疼痛,担心生育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及产后疾病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等。这可能是由于生育前患者对生育和即将施行的生育手术缺乏认识,对生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生育后对身体、生活的恢复能力自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心理冲突。因此抑郁和焦虑是妇产科产后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这些焦虑心理状态影响到患者身体生理功能的康复,也会影响到产后生活工作的恢复。

      本组资料显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以及从事非体力劳动职业的产妇由于担心生育可能会危及自身及孩子生命,以及可能出现的难以忍受的疼痛和较长的生产时间,产后可能对家庭关系、工作机会的影响等,因此抑郁焦虑程度更明显。文化程度越高的产妇(特别是知识女性)受工作领域内工作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对产后能否失去现有的和将来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忧虑较多,故产生抑郁焦虑程度较高;而文化程度偏低产妇,生活和工作领域内竞争压力不是很大,除考虑抚养儿女所需要经济承担能力外,无自身工作和生活上过多的考虑和压力,故产生抑郁焦虑程度较低。

      4 护理对策

      4.1 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 护士要关心患者,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忧郁的原因。鼓励产妇积极面对妊娠,了解妇女妊娠中身体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分娩时不要过分紧张,放松自己,分娩后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调整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孩子降临后的一系列问题。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协助并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4.2 指导家属配合 让家属了解此病的特征特点,取得积极配合。做到对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当产妇表现烦燥、忧虑、易发脾气时,要表示理解,给予安慰劝导。

      4.3 做好出院指导与家庭随防工作 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机会。在随防期间一旦产妇出现抑郁焦虑的各种表现时,应嘱患者及早去医院就医,千万不可碍于面子,隐瞒病情,以免延误治疗。对于有严重自杀危险者,必须及时住院治疗,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上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癫痫持续状态的丙戊酸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