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5-14  浏览次数:771次

      作者:叶丹,余银花,闫波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 对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 对10例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局部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例行对侧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4例行人造血管(膨体聚四氯乙烯人造血管)植入术,2例行股浅动脉缝扎术。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 结论 对于注射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视具体部位的局部病变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注射,感染性;治疗

      我院自2004-2009年共收治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41岁,平均29.6岁。均为腹股沟部血管注射毒品7个月-6年。

      1.2 临床表现:均在腹股沟注射部位出现搏动性肿块,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5年,注射部位有红、肿、痛,严重者局部皮肤破溃、流脓,最短者10d,最长者50d。均因注射部位活动性出血就诊,就诊时已行局部加压包扎。患侧下肢出现皮肤苍白、冰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6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4例。

      1.3 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均有升高,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因患者为腹股沟部剧烈出血就诊,未能施行常规股动脉多普勒超声及CTA检查,其中4例经压迫止血,出血控制后行股动脉CTA检查,显示腹股沟部囊实性病变,并见明显动脉强化信号。

      1.4 治疗:10例患者来院前都已行局部加压包扎处理,均行急诊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术中以无菌纱布压住破溃处,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做切口,显露相对正常段髂外动脉进行阻断,切开感染动脉瘤,清理瘤腔,采取不同对策:4例取对侧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4例取直径相当的ePTFE带外环人造血管(膨体聚四氯乙烯人造血管)行植入术,2例行股浅动脉缝扎术。术后给予两联以上抗感染治疗。

      1.5 治疗效果: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2-3周后愈合。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肢体坏死病例。出院后门诊及电话随访9例,随访期3-18个月。1例有间歇性跛行,余均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早期诊断:注射吸毒者浅静脉穿刺可致浅静脉系统严重破坏,由于动脉搏动处易于定位及穿刺,且股动脉粗大易注射,故股动脉是注射所致假性动脉瘤最多见的部位。瘤的诊断并不困难,对于腹股沟区注射后出现搏动性肿块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条件许可应行股动脉CTA为佳。

      2.2 早期治疗:股动脉注射毒品者,使股动脉及其周围组织感染。动脉壁炎症坏死破裂后,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炎症蔓延,病变范围可扩大至髂窝、股三角甚至股骨上段周围,皮下组织的坏死、破溃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血管腔内易形成血栓。所以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是控制出血、保障肢体的存活。治疗方法:一是血管结扎、清创术,二是血管重建、清创术,单纯的动脉修补是不可取的,因为易发生修补处的再次破裂出血[1]。

      对于单纯结扎、清创的安全有效性,Cheng等已经证明[2],我们认为,单纯行动脉结扎、清创术,对出血的控制安全有效,其适应证为:(1)瘤体巨大,远端出血明显者;(2)局部感染严重,行血管移植有禁忌者;(3)阻断瘤体上段动脉超过30min,肢体远端无明显缺血体征;(4)经费困难者[4]。此术式对肢体存活的保障下降,且术后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的发生率较高,二期再行股动脉重建,患者往往无力承受。

      在一期动脉重建术中,自体静脉的抗感染性优于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的选择多为大隐静脉,但其存在口径过小的缺点,且多已闭塞。自体血管的另一选择为股浅静脉,但也有其明显缺陷:患侧股浅静脉多已受感染灶波及,不适宜做移植,健侧股浅静脉一旦被结扎,则下肢血液回流必然大受影响,患者能否承受这一创伤,对于医患均面临巨大挑战。

      而人造血管的应用存在移植物感染、阻塞及吻合口破裂出血的风险,注意事项有:(1)病例选择:瘤体周围无明显蜂窝织炎;(2)术中清创要彻底,直到血管结构正常为止,瘤腔内反复用碘伏清洗;(3)人造血管应尽量行解剖外移植;(4)缝合后必须观察肢体血运;(5)术后须加强抗生素治疗。本组4例患者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即为例证。

      我们认为,每一种治疗方案都没有绝对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应视术中具体的病变情况及病人总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吴壮宏,王生明.注射海洛因所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1):543-545.

      [2] Cheng SW,Fok M,Wong J.Infected femoral pseudoaneurysn in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J].Br J Surg,1992,79(6):510-512.

      [3] 赵为国,王俊.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6):416-417.

    ↑上一篇: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2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方式及其机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