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外科治疗直肠癌532例探讨

    发表时间:2012-07-06  浏览次数:707次

      作者:姬宏斌,康洪林,梁辉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五医院,宁夏 银川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围手术期有关细节问题,提高直肠癌治愈率。 方法 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的532例直肠癌临床资料,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黏连性肠梗阻、吻合口漏、人造假肛门狭窄或回缩、静脉血栓、盆底静脉丛出血、肝转移等问题患者共41例。结论 正确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式选择、手术操作,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直肠癌;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直肠癌是下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相关特殊器械的运用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普及,外科治疗的目标既追求治愈疾病,同时兼顾保全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治愈率。作者结合我院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的532例直肠癌资料做以下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32例患者中,男296例,女236例,中位年龄53.5岁(25-82岁)。病程20d至5年。全组病人病理均证实,其中管状腺癌177例,乳头状腺癌289例,绒毛状腺癌39例,黏液腺癌27例。距肛缘6-15cm 199例,距肛缘6cm以下333例。

      1.2 方法:经腹直肠癌前切除108例,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424例, 1例并行左肝叶切除。

      2 结果

      2.1 手术方法:经腹直肠癌前切除108例,其中23例用吻合器吻合,85例行手工吻合。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424例,会阴部一期缝合愈合365例,59例会阴部开放纱布填塞,术后通过换药愈合,另外1例合并左肝叶切除。

      2.2 治疗及转归:本组53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1例(2.07%,11/532),黏连性肠梗阻6例(1.13%,6/532),吻合口漏2例(1.85%,2/108),人造假肛门狭窄或回缩6例(1.41%,6/424),骶前静脉丛破裂出血11例(2.07%,11/532),静脉血栓形成4例(0.75%,4/532),合并有肝转移1例。

      3 讨论

      3.1 术前肠道准备的重要性:直肠癌手术创伤大,肠道准备不足易导致感染,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保证切口、吻合口一期愈合的前提,我院是以术前3d口服链霉素0.5g,2次/日,诺氟沙星0.2g,3次/日,术前1d清洁肠道,McArdle等研究证实,术前口服抗生素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无好处[1],近2年来作者选择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呋欣钠3g,使整个手术过程中具有有效的抗生素浓度,近2年来无1例感染发生。

      3.2 人造假肛门的处理问题:假肛门的位置下缘与左髂前上棘平齐为好,利于人造粪袋佩带,切开皮肤直径2.5cm左右为宜,腹前鞘十字切开,拉出肠管穿行于肌间,术后肌肉的收缩有利于大便的控制,乙状结肠拉出长度在无张力情况下至少5cm,反折缝合于真皮处,肠管高出皮肤约2.5cm左右,腹腔内拉出肠管应于左侧腹膜固定数针,使其既不易回缩,又不至于存在腔隙挤入肠管造成梗阻,腹前鞘切开的十字性四角与肠管固定,可防止肠管回缩。

      3.3 根治术式的选择问题: ①保留肛门是每个患者期盼的术式,随着吻合器的运用,保肛手术范围扩大,前切除的病例明显增多 [2],一般肿瘤下缘距肛缘至少达8cm,此外要结合直肠切缘不存在浸润或转移,肿瘤的浸润范围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否则最好行Miles手术,防止术后复发。②要在TME基础上清除盆腔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的清除问题,IMA是否结扎或左结肠动脉分叉远端结扎,视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并且要保护腹下神经,如果肿瘤浸润程度达pT3、pT4,病理为黏液腺癌,应行IMA根部结扎[3]。

      3.4 术后肠梗阻的问题: ①盆底腹膜的缝合要严密,行“U”字形缝合,使腹膜背靠背光滑无缝,粗糙面易黏连小肠,有缝隙易造成嵌顿,笔者曾发生1例小肠嵌顿于缝隙内导致梗阻。②拉出的乙状结肠腹腔内一定要固定缝合紧密,防止小肠疝入梗阻,同时可防止肠管回缩。③腹膜的缝合、腹腔内清洁是防止术后肠梗阻需要注意的问题。

      3.5 盆底静脉丛出血的问题:游离直肠盆底一定要在底前间隙内直视下钝性分离,一旦出血迅速切除标本,能放弃前切除的放弃,盆底油纱布加压填塞止血。其它电凝、缝扎、图钉压迫等方法均不可靠。

      3.6 吻合口漏的问题:造成吻合口漏的原因大致有:①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肠腔内清洁程度不够;②吻合口有张力;③局部组织缺血,特别在施行TME时远端肠管血运障碍,施行IMA根部结扎时近端肠管血运障碍;④吻合器使用不当等因素往往是缺少经验的医师容易忽视的。

      3.7 术后静脉血栓的问题:近年来腹部手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病人不少见,严重者出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作者曾统计过21例,分析其原因:直肠癌术中术后长时间卧床;手术体位不当;恶性肿瘤的病人本身就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术中或术后输血和止血药的应用;手术操作,分离结扎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形成血凝块;肥胖及高龄等[4],应该在直肠癌手术的病人中重视。

      3.8 会阴部切口处理的问题:如果出现骶丛静脉出血需纱布填塞,不能一期缝合,其它均可一期缝合,放置粗细各一乳胶管负压引流,可减少死腔,也可冲洗引流,大部分可以一期愈合,个别因出血或感染不能一期愈合者由于一期缝合腔隙缩小,也减少了后续换药时间。

      3.9 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问题:直肠癌伴有局限性肝转移是否同时手术,目前尚有争论,本组仅1例在直肠癌切除的同时,行肝左叶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有人认为对于有多发性肝转移的患者,在直肠癌手术的同时,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其效果比单纯性直肠切除好。

      总之,掌握好直肠癌手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可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侃,季巧金,王时南. 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1):893-894.

      [2] Ulrich A,Z'graggen K,Schmied B,et al. The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aft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J]. Chirurg,2004,75(4):430-435.

      [3] 曹志新,徐向上,杨传永. 直肠癌术中从根部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临床意义探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942-945.

      [4] 邵永胜,张应天. 腹部大手术后肺栓塞的防治策略[J].腹部外科,2007,20(4):201-202.

    ↑上一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微小切口小儿斜疝手术261例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