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16  浏览次数:620次

      作者:张同喜 苗爱捧

      作者单位:456300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脑脊液(CSF)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发病12~72h的SAH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间断腰穿CSF置换组(对照组)31例,两组治疗后观察其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严重程度、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头痛程度减轻;治疗组治愈率70.00%,对照组治愈率41.9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6.67%,对照组29.03%,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痉挛(CVS)治疗组发生率20.00%,对照组为46.67%,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CSF治疗SAH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关键词 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间断腰穿CSF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出现剧烈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多种症状及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上消化道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以使患者严重致残、致命 [1] 。笔者采用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脑脊液(CSF)的方法治疗SAH,对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等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0~2004年间发病12~72h的SAH患者共61例,均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为SAH,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51岁;对照组共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8~76岁,平均54岁。两组患者按Hunt和Hess分级法进行严重程度分级,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严重程度等方面均具可比性。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严重程度Hunt和Hess分级比较 (略)

      注:经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除常规给予脱水、止血、防止脑血管痉挛及预防感染等处理外,术前均给予甘露醇或速尿。治疗组令患者取左侧卧位,低头屈膝髋,以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后,取18号腰穿针垂直缓慢旋转进针,穿刺成功后测初压,然后取一18号外引流管插入穿刺针鞘,过针尖后逐渐抽出导丝并将引流管送入蛛网膜下腔约3~4cm,缓慢退出针鞘,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末端接一带调速器之输液器,输液器的另一端连接无菌密闭瓶。用另一引流管将无菌封闭瓶与一预先备好的75%酒精瓶相连,调节无菌密封瓶至床面之高度及连接管插入酒精瓶酒精面之深度,使二者之和等于20cm,此数值即为所控制脑脊液之压力。然后打开调速器,使血性CSF缓慢流出。待引流出的CSF无色透明时拔出引流管。对照组常规腰穿成功后用生理盐水进行CSF置换,每次置换量5~15ml,隔日1次。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变化 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12.37±6.49)天,对照组(16.96±8.51)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治疗组头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率70.00%,对照组治愈率41.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加重率10.00%,病死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5.81%和12.9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CVS发生率20.00%,对照组CVS发生率45.1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6.67%,对照组为29.0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再出血发生率10.00%,脑疝发生率3.33%,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00%,均低于对 照组的12.90%、6.45%和12.90%,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SAH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差异有显著性

      2.4 引流情况 治疗组引流2~12天,平均6.21天,引流量180~2000ml,平均460ml;对照组置换量10~55ml,平均30ml。

      3 讨论

      既往间断腰穿CSF置换疗法存在如下缺点:(1)CSF压力波动较大,容易诱发脑疝;(2)置换量少,血性CSF引流不充分。而积血可释放多种化合物及血管收缩物质,导致CVS;脑室及脑池内的大量积血影响CSF的正常循环,引起脑积水 [2] 。而腰穿置管稳压持续外引流CSF的通过压力控制避免了CSF压力的过大波动;同时持续引流又能使血性CSF尽快排出,血性CSF的尽早排出减少了血液对血管及下丘脑等部位的刺激,减少了CVS、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了反复腰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引流出的血性CSF被正常分泌的CSF替代,避免了CSF置换过程中CSF生理成分的丢失。笔者认为此疗法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且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疗效显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8-151.

      2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700问,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519-521.

    ↑上一篇: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血管病2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