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中小型基底核血肿手术与非手术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02  浏览次数:659次

      作者:吴德权, 羊正祥, 周志敏, 邵云, 唐永峰, 浦毅    作者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 神经外科手术

      1    对象与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基底核出血6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急诊头部CT显示基底核区出血量20~30 ml。治疗方法及分组:①保守治疗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6岁。入院后即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及营养支持同时辅以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发病后第1、2、5、14、20天复查头部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②手术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5.5~48 h。手术方法:根据病人及家属意愿,38例行立体定向局部穿刺置管血肿排空术,靶点选择在血肿面积最大层面。钻孔后置入内径为2.0 mm硅胶管,多数情况下有暗褐色陈旧性血液流出,也可采用注射器缓慢抽吸50%血肿量。术后自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1次/d,夹管2~3 h后开放引流。并辅以脱水、补液、抗炎等常规治疗。22例病人选择开颅手术,在显微镜下经侧裂后入路,逐步深入达岛叶并切开岛叶,稍加分离即进入血肿腔,小心轻柔吸除血肿,处理出血责任血管后逐层关颅。术后第1、2、3、14、21天复查头部CT,CT示血肿基本消除后拔除引流管。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死亡。两组病人的病情具有可比性,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血肿吸收与偏瘫及失语开始恢复的时间 (表1),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 <0.01);手术组生活能力 (ADL分级) Ⅰ~Ⅱ级46例 (76.7%),保守治疗组ADLⅠ~Ⅱ级17例 (3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型 (20~30 ml) 血肿采取非手术治疗靠自行吸收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原因:①颅压容易控制。②对手术有顾虑,担心手术副损伤和再出血。③今后的肢体语言功能恢复是否有帮助,能否降低致残率心存疑虑。近年来,我科运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准确地对血肿进行定位穿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副损伤和再出血的可能。本组行立体定向局部穿刺置管血肿排空术38例均定位准确,术中可抽出50%以上的血肿,再注入尿激酶1~2次后基本可排空血肿,无一例发生再出血。平均血肿排空时间24~48 h。对部分选择开颅手术病人,我们采取小骨窗侧裂后显微入路血肿清除术,该方法暴露外侧裂中后部,显微镜下分开侧裂达岛叶表面,切开岛叶0.5~1 cm,即可进入血肿腔,逐步清除血肿。本组手术22例,术后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大多数比较满意。可见,对中小型血肿进行手术治疗,疗效好于保守治疗。

     

    ↑上一篇: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附106例分析)
    ↓下一篇:胸壁恶性神经鞘瘤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